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4:54:11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3、通过学写环保格言,强化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老”字,创设情境:

这个字大家都认识吗?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字的本义。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板书课题:16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大声读,第二遍默读):

要求: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字词检查:

土炕、肆虐、盘踞、风雨同舟、归宿、恭敬、如臂如股、劲挺、淤泥、防风林带、林网、霜冻 ⑴ 读:指名读,齐读。 ⑵ 默写:肆虐 盘踞等(一人黑板上默写)。 3、解意:有不理解的自己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理解奇迹

老人创造怎样的奇迹,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

1、从数字理解奇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了不起)为什么?(数量惊人)请你圈出这些数字!

读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话想说?“一亩”有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亩大约有多大?

我们的教室大约是50平方米,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42亩,照这样计算,老人绿化的面积大约有我们多少个教室那么大?有多少个学校那么大?(5万个教室,90个学校那么大)

是啊,这真是一个“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齐读。 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

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个奇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晋”是哪一个省的简称?课文中说晋西北有哪些特有的气候现象?(大风、干旱、霜冻、沙尘暴)课文中哪些话是形容这个地方的大风的?“肆虐”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会儿理解会更深。重点理解县志里记载的那句话,先理解句子的意思(逆吹、擎之、二三丈、坠),然后想象西伯利亚大风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哪些事?这就叫“肆虐”啊!什么叫“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盘踞之地”?

出示晋西北大风、干旱、霜冻、沙尘现象的材料(最好是录像,没有的话就用图片和文字,教师解说。)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板书:大环境——险恶

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从小环境理解奇迹:

大环境如此险恶,小环境好一些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我们能否也把它概括一下? 板书:小环境——艰苦

是啊,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即使年轻力壮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15年,而这位老人已经是多少高龄了?(81岁)耄耋之年的老人。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你的生活环境中80多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生活的?(享清福了)

那么这位晋西北的老人一直在干什么呢?(引读中心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啊!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4、从结果在此体验奇迹:

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的景致。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读。) 四、解读奇迹

那么为什么老人能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三句话: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外一种东西,他是真的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学生说说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简单理解句子的意思。 (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热爱、坚持不懈的毅力。)

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东西?什么叫“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他真的能与“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吗?那么是什么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说“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怎么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不会老的除了青山还有什么?(老人与自然抗争,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精神和造福子孙后代的精神) 所以,这篇课文的题目也以“青山不老”为题,让我们再带着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呼唤一遍——青山不老!

五、畅谈感想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座晋西北的小院子,跟着记者梁衡访问了一位山野老人。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老人说什么?或想对其他人说些什么吗?

(学生动笔写感受,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六、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热爱生命就要热爱地球,热爱家园。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像那位晋西北的老人那样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七、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搜索更多关于: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3、通过学写环保格言,强化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老”字,创设情境: 这个字大家都认识吗?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字的本义。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板书课题:16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大声读,第二遍默读): 要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