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把文章写具体的几种方法
把文章写具体的几种方法
(一)变概括叙述为具体描写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时两种最主要的语言表达形式。 什么是叙述:
叙述就是直接告诉别人事物什么样或事情怎么样。语言直接了当,比较简洁。 什么是描写?
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的具体情境表现出来,使人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感觉。描写语言比较具体生动。
叙述语言和描写语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该简洁的地方就得叙述,该具体的地方(能突出中心的地方)就得描写。 例1:
叙述语言:爸爸特别生气。
描写语言:你瞧,爸爸那两只眼睛瞪得像灯泡似的,两个鼻孔也一扇一扇地喘着粗气。一张圆圆的脸被憋得通红,简直像个红脸包公。妈妈刚想上去跟爸爸理论,他便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摔,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 例2:
叙述语言:今天的天气特别热。
描写语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风婆婆不知怎么的,跑得无影无踪。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枝头上的树叶打着卷儿,树下的大黄狗趴在树荫下还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我坐在家里一直扇着扇子,可汗珠还是一个劲地从额头上往下流。难怪妈妈埋怨说:“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样的鬼天气呢。”
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时将叙述语言变为描写语言就会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
(二)不要只叙述事情,要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心情。 (一天,我中午放学回到家,只见妈妈靠在沙发上,目光呆呆的,便急切地问:“妈妈您怎么了?”妈妈低声说:“我们厂子倒闭了。”)[当时我脑子轰的一下就大了。我知道工厂倒闭,工人就没班上了。自从爸爸离开我们后,妈妈单位虽然不太景气,可她勤俭持家,日子总算过得还可以。可以后,妈妈没工作了,我们怎么办呢?想到这,我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里哭了。]
前面画( ) 的地方就是在叙述事情,后边画[ ] 的地方就是在写自己的想法、感受,这样结合起来写,就会具体了。
高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一个懂感情、善于思考的孩子,当看到别人做什么,或别人为自己做了什么的时候,多想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到底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我?把心理的那一点点感动写出来。 比如:一天中午,你回家做作业时遇到了一道难题,爸爸下班一进家门你就问爸爸,结果爸爸一个中午都没休息,当你把题目弄懂了的时候,爸爸上班的时间已经到了,他拎起包匆匆地就走了。
经历了这样的事,你会有想法,有感受吗?应该有。
有个同学就这样写道:望着爸爸匆匆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满了愧意。爸爸工作那么忙,那么辛苦,可是只要我有事需要他帮助时,他从来都没有拒绝过。为了我,他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有这样的爸爸,我真是太幸福了!
加上这样的想法、感受、心情的描写,不仅使文章具体了,还使你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了,这样常常会使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
(三)适当加入想象、联想到的内容
如:一个同学在写自己第一次夜晚单独在家,却又赶上下雨、停电,特别害怕时写道: 突然,只听咣当一声,我浑身一抖,跳到床上,用被子把自己裹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找出手电筒,慢慢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没人?怎么会没人?再一看窗户是关着的,我的天啊,莫非是闹鬼不成,(我的脑子像开了锅似的,出现了各种各样鬼的模样:有的长着长长的龇出来的
大牙,有的长着尖尖的大耳朵,还有的两只眼唰唰地放着绿光??)
文中画( )的句子就是通过想象的方法,把害怕写得更加具体了。
(四)运用一些写作技巧 1、插叙法 (1)简介
有的时候,作者主要叙述现在发生的事,但过去的事或其它相关的事也需要交代交代,于是作者就在适当的地方,中断原叙述,插上一段关于过去的事或相关的事,插叙结束后再回到原来的叙述上来。
使用插叙可以交代得更清楚,使读者读文章的时候更明白;还可以使内容更丰富。 (2)使用插叙应注意的事项
对插叙的内容要有所控制,不能喧宾夺主。 要处理好插叙与原叙的衔接、过渡。 (3)范例
我 投 她 一 票 文章先写我们班正在选举班长,在只有我一个人没投票的情况下,我和王晓红都得了十八票。这一票是投自己还是投王晓红?于是我的思想开始进行起激烈的斗争。
文章接着写他回忆起由于他心胸狭窄,曾经两次误会王晓红,但王晓红对此却是宽宏大量的事 。
文章最后写我的正义感终于战胜了个人私欲,把这神圣的一票投给了王晓红。
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就是插叙,而且在插叙的两个故事中,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小心眼和王晓红的坦荡胸怀,正因为有了这部分插叙的内容,才使我为什么投她一票有了根据,而且也使王晓红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
2、对 比 法 (1)介绍
描绘两种相反(或相异)的人物、事物、情况,使你要表现的特征、本质、思想感情等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对比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通过比较就更容易突出你想要表达的事物、人物??的特征、本质??
对比的方法有:景物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 景物对比:
午后,我们带着渔网、竹竿去捉鱼。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谁也不敢抬头看一看它。杨柳纹丝不动,花草耷拉着脑袋。我们撒下网,然后坐在树下吃西瓜,等待鱼儿进网。不一会儿,东边天空升起了一片乌云,迅速地向我们奔来。我们刚收起渔网,天高空就暗下来了,狂风四起,雷声“隆隆”,顿时像傍晚一样。 我们正准备撒退跑回家时,大雨落下来了。
景物对比有时纯粹是为了描写景物变化,也有时是为后面的情景发展作铺垫,起到推动情节的作用。
事件对比:
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有因争座位吵嘴甚至打起来的,也有主动让座的。有的人把垃圾从楼上抛下来,也有的人主动把赃物捡进垃圾箱。 人物对比:
人物对比,有两个人之间的对比,有一群人之间的对比,还有一个人前后的对比。 写一个人前后的对比,一般都是写他由不够好变好。
写一群人之间的对比或两个人之间的对比,往往是通过他们的不同做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