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习题集12年下答案2

宏观习题集12年下答案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0:05:25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一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2.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土原则)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民原则)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部分后的收入。即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5.总投资和净投资

投资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6. 名义GDP、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

名义GDP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总体物品平均价格的上涨程度,经济学上称为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或价格指数)。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的GDP/实际的GDP=ΣPtQt/ΣP0Qt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内的价格上升的幅度。

注意:GDP折算系数不是经济增长率,它是价格指数,类似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二、选择题

1.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 D )的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C)。 A. 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

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居民购买一套旧房产

3.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A. 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5.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净值等于(A)。 A. C+I B.C+I+G C. C+I+G+X-M D.C+I+G+X

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净值等于(B)。 A. C+I+G+X B. C+I+G+X-M C. C+I+G+M D. C+I+G+M-X 7.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9. 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D)。

A.购买公司债券 B.购买公司股票 C.购买国债 D.上述都不是

10.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规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A)。

A.属于消费支出 B.属于政府支出

C.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人国内生产总值 11.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A. 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生产的时间 12. 如果A国经济在2000年(基期)的GDP为2 000亿元,如果在2001年GDP平减指数增加了一倍,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OOl年的名义GDP等于( C )。 A.8 000亿元 B.4 000亿元 C.6 000亿元 D. 3 000亿

13.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B)。

A.因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 C.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14. 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元,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元,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的GDP缩减指数为( B )。

A. 660 B. 150 C. 220 D. 250

15.就国民收入核算来说,实际经济活动当中没有售出的商品(C) A.要在核算的GNP当中扣除 B.要在核算的GDP当中扣除 C.要在核算当中计为存货投资 D.要在核算当中计为政府投资

16.如果1970年的名义GDP为7500亿美元,按照1960年价格计算是多少?(价格指数1960年=100,1970年=120) ( D )

A.90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 C.7300亿美元 D.6250亿美元

三、计算题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 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2、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0亿元,政府购买1 100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5)个人储蓄。

(1)NDP=GDP-重置投资=6000-500=5500(亿元) (2)NX=GDP-C-I-G=6000-400-800-1100=3700(亿元)

(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300

T-TR=G+300=300+1100=1400(亿元)

(4)Yd=NDP+TR-T=NDP-(T-TR)=5500-1400=4100(亿元) (5)S=Yd-C=4100-400=3700(亿元)

3、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 政府购买:26012; 总投资:79560; 出口:68495;

进口:58272; 资本折旧:28010; 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 社会保险金:6969; 公司未分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 个人所得税:838

(1)GDP=C+I+G+NX=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亿元) (2)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亿元)

(3)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58691-16658=142033(亿元)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转移支付=142033-38624-5344-6969+716=91812(亿元) (5)DPI=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亿元)

4、一个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2002年和2004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产品 A B C D E 2002年产量 2500 5000 4000 3000 6000 2002年价格 1.50 7.50 6.00 5.00 2.00 2004年产量 3000 6000 5000 3500 7000 2004年价格 1.60 8.00 7.00 5.50 2.50 试求: (1) 2002年和2004年的名义GDP。 (2)以2002年为基年,2004年的实际GDP以及该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3) 2004年的GDP平减指数以及该期间的通货膨胀率。 (1)名义

GDP2002=?p2002q2002=1.5?2500?7.5?5000?6?4000?5?3000?2?6000?92250(元)

名义

GDP2004=?p2004q20041.6?3000?8?6000?7?5000?5.5?3500?2.5?7000?124550(元)

(2)实际GDP2004=1.5*3000+7.5*6000+6*5000+5*3500+2*7000=111000(元)

搜索更多关于: 宏观习题集12年下答案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一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2.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土原则)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民原则)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