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郑州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C. D.
8.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 C.都是39.5℃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铁路的路基加厚,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医生用听诊器检察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都是38.5℃ D.38.5℃、39.5℃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二、填空题
11.“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小球B上标的温度应该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
12.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原理图。若在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点处;__________就是此成像特点的运用。
13.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更亮的是_____,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反射。 1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炸油条用菜油,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
(2)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15.如左下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______振动产生,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
16.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用温度计测量冬夜室外温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室外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某汽车速度表如图丙所示,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_________m/s.
三、计算题
17.实验室需要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现配制了500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kg。 ①通过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 ②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18.小聪每天步行上学,为了测算从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他先到学校田径运动场的跑道上以平时行走的速度步行100m,测出所用时间为80s;然后再测出以相同的速度从他家步行到学校用时10min.求:小聪步行的速度是多少m/s?从小聪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m? 四、实验题
19.要测量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个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测量方法.
甲同学:把一根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中仔细测量,多次测量同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乙同学: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丙同学:将一根大头针放在容器里测出总质量,再减去容器质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你认为在三个同学中,最好的是 ________同学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一个你认为不好的方法,简单说明不好的理由 ________ 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逐渐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内
(2)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
22.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凝固点(℃) 0 3 0 -2 6 -4 9 -6 12 -8 15 -11 18 -15 21 -18 24 -17 27 -1.8 30 -0.4 36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_____. 23.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
(2)小明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小明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_(选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24.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当3t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 m/ 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D A D D C 二、填空题 11.变大 大于 12.c 投影仪 13.白纸 漫 14.沸点 熔化 15.空气柱 音调 16.45 ?14 25 三、计算题
17.①配制的盐水不合乎要求; ②应加水,加500ml 18.25m/s;750m 四、实验题
19. 乙 甲(或丙)的测量误差会很大
20. 会聚 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 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上 蜡烛 凸透镜 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1.同一平面 靠近 光路是可逆的
22.﹣20℃~102℃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 先降低后升高 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
23.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液体可以传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4.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