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之《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教学设计 课程特点与教学建议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关于选修课《先秦诸子选读》中《选读》单元的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开设方式,是采用综合性的模块,即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片段,进行阅读探究。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来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和个性。要落脚到人的成长与发展、立身处世、应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上,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和必修语文课的学习结合起来。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第一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主要内容是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第二节《当仁,不让于师》,主要内容是孔子与弟子的关系。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要内容是孔子的生存智慧。第四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内容是孔子的“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义”的持守。第六节《有教无类》,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第七节《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主要内容是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本单元采用现在这种形式编排,是为了使学生对《论语》及孔子有一系列专题性的了解,也是为了把《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学生。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习选文,在学习中涉及材料的思想、表达艺术及词汇等多方面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