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锡名人辞典》人物扫描摘录
三科,供职三年。后任省立第三师范舍监。1919年任县视学职。著有《辛庐拾存》二册行世。(《无锡名人辞典》第124-125页)
杨钟琳(1868-1937) 近代官吏。珍甫,无锡县城人。光绪庚寅与弟钟钰同科秀才。次年,同补增贡生。光绪末,助办浙江海宁海塘工程,又往山东龙口助办商埠,绘图划界,设警署维持治安,立银行活跃经济,通航轮繁荣市场,并受委办理黄龙二口税务,后在吉林省财政任职,又曾任南昌烟酒公卖局职,及办皖江盐务。工诗,擅骈文。子荫溥,经济学家,次子荫浏,音乐家。弟钟钰,字章甫,慈善家,曾编印《寰球名人德育嘉话》,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又与蔡缄三校印余莲村《得一录》,内多叙公益义举及其规章。又与杨味云(寿坍)合编《治平统鉴》四册,亦为修身进德利人济物的劝善书籍。(《无锡名人辞典》第126页)
张文藻(1869-19 37) 文人。字子惠,无锡县城东大街人。以优廪生中光绪丁酉副榜举人,设塾授徒多年。光宣之际,任苏州东吴大学教席二年。曾往吉林任磐石铜矿职。归家后任辅仁中学教务十多年。遗著有《庸隐庐文存》,《诗存》,《联存》等数册。(《无锡名人辞典》第128页)
顾栋臣(1869-1913) 清末官员。民国初年国会议员。字恒斋,号枚良。无锡张泾桥人,明顾宪成后裔。六岁时,其父菊溪充军新疆,因路途遥远行军无定所,遂失音讯。家境贫寒,依母针黹糊口,勤奋读书。光绪13年秀才。立志寻父,后知其父在塔城已去世三年,乃西行万里,扶柩归葬,称名乡里。光绪28年任河朔中学主讲,次年到京师译学馆(北京大学前身)任国文教司。31年调学部任职,各学堂章程多所订定。次年补实业司主事,创办算学研究会。34年升补普通司员外郎兼政治学堂算术教司。宣统元年,任宪政筹备处总办。次年升补郎中,任普通司司长,并任资政院议员。民国成立,筹办国会参众两院时,召任监察,后被选为众议院议员。有二女,长女淑礼,次女淑型。著有《算草》、《算术讲义》,《求恒斋 日记》等。(《无锡名人辞典》第129页)
华 璂(1870-1940) 女,刺绣工艺师。无锡荡口人,能诗善画,精于刺绣.1906年,在荡口鹅湖女校任刺绣课教师。1912年,与丈夫张尉在上海开设刺绣传习所,她汲取了西洋美术的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刺绣传统艺术,在创作以风景为题材的仿真绣中有独特的成就。她首创列针法,放针自由,线条活泼,善于调加各种色线,绣绘自然景色,具有转高的艺术造诣。她刺绣的风景绣雠作曾先后在1910年清政府举办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巴拿马乃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她的刺绣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作为珍贵文物收藏。“苏绣艺术博物馆”也藏有她刺的一幅色彩美丽的风景绣,描绘秋天郊外的景色,仅树景色,仅树叶就用了墨绿、茶绿、草绿等十多种色线,树顶上还有红色细线施色,使作品富有层次感,表现出油画的艺术效果。她还与许频韵合著《刺绣术》一书,193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总结仿真绣的技法,在画绣结合的理论上有独到见解。她是一个卓有成就而鲜为人知的刺绣艺术家。(《无锡名人辞典》第129页) 《刺绣术》,张华琪、李许频韵编,[长沙] : 商务印书馆, 1938 《职业学校教科书刺绣术》(职业学校教科书),张华璂、李许频韵编纂,长沙 : 商务印书馆, 1941
顾 倬 (1872.1. 27-1938.7.7)教育家。字述之,别号云窗,无锡县城人,世居城中风光桥北堍。三岁丧父,母督教极严。九岁受业于同邑名师龚叔度。十四岁以家贫课徒自给。后肄业东林书院、南菁书院及南菁高等学堂。1903年正月,地方公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一年,归国后,历任东林小学校长、上海中国图书公司编辑、天津直隶提学使署普通教育科长
等职。在锡曾创办新民小学,又与友人合办女子职业学校。1911年任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受监督.民国成立,继任江苏省立第三师范校长,前后十多年,擘划经营、不辞辛苦。1922年病后,辞校长职,息影家园。后迁至乡间居住。曾主编《江苏义务教育会刊》、《行之小学教育月刊》。1929年冬出任江苏农民银行三锡分行经理八年。抗日战争时避难长沙,不久病殁。(《无锡名人辞典》第132页)
陶廷枋(1872.9.-194i.5.9)名律师。原名陶铸,字念钧,无锡北门北栅口人,后迁北塘。师承东林书院山长孙鼎烈、秦臻,月课辄列第一。光绪21年秀才,1904年无锡发生“米业毁学案”事件,因讥讽朝政,被投入监狱。出狱后于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0年毕业于明治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士学位。1913年回国,任职于黑龙江省审计院,因秉性刚直,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于次年卸职回无锡,挂牌做律师,並在堂前高悬《归去来辞》以明志。抗战时避兵祸于乡间。无锡沦陷后,出于民族大义拒不出任敌伪翻译。1941年病逝于无锡。生前积极培育儿辈,均使受高等教育,其子女如陶慰孙,陶炽孙、陶烈,陶瀛孙、陶凯孙、陶炜等均在文化科学及国家建设事业方面有所贡献。遗著有《悠然草堂文稿》、《陶氏侍芳集》等。(《无锡名人辞典》第133页)
胡介昌(1873-1939) 诗人。原名承禧,号西麓,祖居无锡安镇乡,父芳臣,始迁居无锡西门。幼从父读经史,后从窦叔英习举业,复从陶芍洲为师。光绪戊戌秀才、平生以设塾教读为生,工诗,著有《五十年来变迁见闻诗》180首,及《西麓诗钞》一册。 (西麓诗钞序传)(《无锡名人辞典》第135页)
陆澄宙(1874-1929) 法学家,检察官员。字松琴,晚号涤庵。世居无锡西漳乡,父陆蓉第迁居无锡城中西河头。澄宙幼好学,有识见,光绪辛丑秀才,后援例报捐,入京分署法部,毕业京师法律学堂。光绪宣统间,江淮饥荒,请截漕以裕民食。辛亥革命后,曾以谋策治安报民国政府。历任驻宁高等审判分厅推事、浙江高等审判厅推事、北京高等检察厅检察官、首席检察官,代理检察长、总检察厅检察官等职。所至清理积案,平反冤案,为官二十余年,颇著循声。有《涤庵丛存》、《秣陵审判录》、《之江判决录》等遗遗著。子坤一,字倜远,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光华大学教授。次子定一,字慕武,三子亘—,字公烈,均毕业上海交大,定一早岁參加革命。幼子正一,字鲁津,历任教职,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无锡名人辞典》第137页)
秦瑞玠(1874一?)法学家。字晋华,一作瑞珍,后字菁华,无锡人。光绪庚寅秀才,丁酉优贡。1904年任锡金学务处学务经董,(1908年前)曾留学日本政法大学,毕业回国,历任江苏省咨议局议员,临时参议院议员、江苏省吴县地方审判厅推事,江苏省第一高等审判分厅监督推事、农商部参事。有法律译著多种。(《无锡名人辞典》第138页)
程宏运(1874-1936) 女师校长。乳名瑞生,字仲嘉,又名罪僧。父自锡经商,定居锡。宏远光结辛丑秀才,肄业南菁书院。历任华氏补公学堂,荡口果育小学、无锡女子师范、女子职业学校、荣氏女学、石塘湾高等小学、上海爱国女学等校教职及校长三十多年。任职女子师范校长期间,四出奔波,筹措经费,办学成绩为各校之冠,并倡导劳作教育,首开女校烹饪等课,督学生更番入厨。著有《宝砚斋遗稿》。(宝砚斋遗稿附录墓志铭)(《无锡名人辞典》第138-139页)
曹允文(1875-1950) 书局编辑,校长。字慕虞,号梦渔。无锡查家桥人。光绪丙申金匮县第
一名秀才,文名噪起。然好经世之学,因世代业医,故暇时攻读医书,助父施诊,后历任上海文明书局编辑、广西龙城师范,湖北汉阳中学、北洋师范、常州中学等教职。复任无锡女子职业学校,省立第三师范、县女师,京师高等女师、交通部扶轮中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师校长及教务等职。又曾在江苏都督程德全都督府政务处、无锡商埠驻津办事处、南京兵工署检验科等处工作。有《花萼集诗钞汇刻》,渔隐诗钞续编》、《反切指南》等遗-。弟大文,妹敏。(锡金游庠同人自述)(《无锡名人辞典》第140页)
王云轩(1876-1960) 画家。名鹤,无锡羊尖人。师承过华坡。曾在省立三师等校任教数十年。画家陈旧村—,孙葆义,陈负苍等,均为其投帖门生。云轩富于创作,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皆有所作。重于写生,不师古人,独师造化。著有《鹤巢人物画稿三千法》及《鹤巢画萃》四册,《人物写真》一卷,另有农作物工笔写实图多幅。晚年好佛经,多作神鬼画像,笔墨亦趋庸俗,与早年作品殊异。(《无锡名人辞典》第140-141页)
许国凤(1876-1963) 法学家。字彝定,号仁庵,无锡县城人。光绪乙未秀才,丁酉举人。早年设塾授徒,钱基博、基厚兄弟均往受业.后至京官内阁中书。又入法律学堂,三年卒业,任学部主事,律学馆教习。后就职国立法政专门学校和高等筹边学校讲习。同乡杨寿枬任长芦盐运使和山东财政厅长时,聘为秘书及参事。著有《仁庵堂文集》、《杂录》、《法学笔记》等。(仁庵常文集)(《无锡名人辞典》第141页)
彤美集 : 二卷 / 許國鳳編 , 民國十年(1921)(南京图书馆)
孙靖圻(1&76-1959) 民国官吏。字子远,自号次玄,无锡石塘湾人。光绪21年秀才。后废科举、兴学校,邑中士绅推为无锡金匮二县劝学所总董。在城区成立竢实、东林,在乡区成立石塘湾惠北、荡口果育等六所小学,并联系武进、阳湖、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县设设立常州府中学校,到上海和黄炎培等发起筹设江苏省教育会,在锡设立理化研究班。辛亥革命后,任无锡县民政长。凡后由江苏省政府委为武进、靖江等县知事。著有《焦尾集》、《飞鸿集》,《次玄诗草》等。(《无锡名人辞典》第141页)
顾大治(1876-19 57) 日文翻译家。字寰清,无锡县城人。18岁中秀才。曾任上海文明书局编辑。自学日文成才,为丁福保的上海医学书局翻译日本医学书籍甚多。曾在盛宣怀、廉南湖家任塾师,是无锡理化研究会创办人之一。子三。次子曾润,字酥若,曾任无锡纶昌丝厂经理、永泰丝厂副厂长,南长区工商联主任、市政协委员。(顾氏支谱)(《无锡名人辞典》第142页)
华南圭(1877-?) 铁路工程师,教授。字子范,号通斋。无锡人。光绪15年秀才。1908年前留学法国巴黎工程大学,获土木工程师职称。回国后历任京汉铁路工程师,交通部技正,路政司工程科科长、汴洛铁路局局蜀长、京汉铁路总工程师,北平特别市政府工务局局长,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法国公民教育》等。(《无锡名人辞典》第143页)
顾 型(1877-1946) 无线电报创制者。字绍仪,无锡县城人。光绪乙未秀才,时仅十九岁。后至沪专攻理化科学,曾留学英国。1905年返锡后于理化研究会主讲化学博物课。民国初年,编著理化教科书,为全国各省普遍采用。1914年,在上海中华书局顶楼、龙门师范顶楼、无锡图书馆顶楼,自制仪器,设立无线电报通讯,为我国无线电报首创者之一。1915年为县图书馆自制无线电收音机。所著论文多在《东方杂志》发表。后任上海交通银行秘书多年,“一二八”事变后退居回乡。(顾氏支谱)(《无锡名人辞典》第144-145页)
飞行学要義(东方文库 第五十七种) / 顾绍衣著 商务, 1924(南京图书馆)
顾绍衣编,《飞行学要义》(东方文库 ; 第57種),上海 : 商务印书馆, 1924(东方杂志二十周年纪念刊物);1925;
孙寰镜(1878-1943) 南明史学家。字静庵,无锡石塘湾人。青年时期就离家投身辛亥革命,弱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运动。曾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和章太炎、蔡元培、柳亚子等过从甚密。又曾与南社主要成员陈去病同创《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在无锡提倡创办为民欢迎的戏馆业。又在城中北禅寺巷创办园艺研究所,为无锡地区较早从国内外引进和推广多种名贵花木。著有《明遗民录》、《夕阳红泪录》、《栖霞阁野乘》等。《明遗民录》四十八卷,为记述由明入清的南明史籍,为遗民立传八百多人,收罗颇广,受史学家推重,1912年初版,1985年再版行世。(明遗民录)(《无锡名人辞典》第145页)
杨荫杭(1878-1945) 民主革命的启蒙者,法学家。字补塘(堂),无锡人。光绪24年冬,由南洋公学以“中院生”首批派赴日本留学,在日华学堂、东京专门学校学习法政(一说在早稻田大学学法政),至1902年4月毕业回国。留日期间,于1900年组织励学会,并与杨廷栋、雷奋等创办《译书汇编》,译载欧美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是为留日学生最早的社团和自办的第一本杂志。1901年暑期回锡,又成立“励志分会”,会员有五十多人,开展反清宣传活动。1903年与留日同学蔡文森,顾树屏等先后创办锡金公学与理化研究会,培养近代师资与科技人才。并提倡男女同学,开风气之先。1907年因遭清政府迫害,又赴美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11年回国后,思想渐由革命转向改良,历任江苏及浙江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检察厅检察长、司法部参事等职。(《无锡名人辞典》第146页)
嵇 镜(1878-?) 外交官。字涤生,无锡人。1901年4月自费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经济科学习,曾与秦毓鎏,张肇桐等发起组织留日学生革命团体青年会。毕业后回国。1906 年年10月清政府赐举人出身。历任直隶督署文案,直隶提学使署科长,外交部主事、佥事,驻朝鲜领事,驻日本新义州领事、神户领事、大阪领事,外交部政务司司长,国民政府工商部秘书,外交部国际司司长等职。(《无锡名人辞典》第147页)
陆受厘(1879-1976) 体育教师。原名寿禧,字筱诧,又字啸茶。无锡南泉乡吴塘门人。肄业山西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体操专修学校,毕业归国,历任埃实高小,西城城师范及省立第三师范等校体育教职四十多年。(《无锡名人辞典》第148页)
张肇桐(1880-1938) 矿冶工程学家。字轶欧,翼侯,又号一鸥,无锡城外江尖渚人。早年肄业上海南洋公学,光绪28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入同盟会,曾与秦毓鎏,嵇镜等组织留日学生革命团体青年会,次年归婚。复入震旦学院习拉丁文及法文。光绪30年冬考取两江总督端方的官费,留学比利时学采矿冶金,获海南工科大学路矿业硕士,经七年毕业回国。由工商部技正、科长升任工商部矿务司司长,矿政局主任,第一区矿务监督署署长,矿务局会办、农商部矿政司司长。曾与翁文灏等创办地质调查研究所。著有《地质调查报告》及《实业资料汇编》等刊行于世。并组织矿冶人才,设立矿冶研究所。1916年任江苏省实业厅厅长,后任临城矿务局工程总办,国民政府工商部商业司司长,实业部技监等职。著有《轶稿》一册。子匡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学德国。(《无锡名人辞典》第149页)
顾鼎铭(1880-1945) 音乐教师。字介生,无锡人。毕业于无锡三等学堂高等班,即在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