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混凝土试题库09
为准,砖的使用面要求平整,凡砖四个垂直面粘过水泥或其他胶结材料后,不允许再使用。 ③向试模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棒均匀由里向外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了防止低稠度砂浆插捣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许有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8mm。
④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30mim)将高出部分的砂浆沿试模顶削去抹平。 ⑤试件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一昼夜(24±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试件拆模后,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d,然后进行试压。
6、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①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发生显著变化,试验前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②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下垫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或下垫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上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面均衡受压。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每分钟0.5~1.5KN(砂浆强度5MPa及5MP以下时,取下限为宜,砂浆强度5MPa以上时,取上限为宜),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7、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评定方法
①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②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③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8、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 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中抗渗性能试验步骤
①试件养护至试验前1d前取出,将表面凉干,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随即在螺旋或其它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试件套中,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装
17
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
②试验从水压为0.1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③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④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10、砂浆配合比的确定步骤 ①计算砂浆试配强度;
②计算出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③按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掺加料用量; ④确定每立方米砂子用量;
⑤按砂浆稠度选用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 ⑥进行砂浆试配; ⑦配合比确定。
11、砂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方法
①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
②确定砂浆的基准配合比:按计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进行试拌时,应测定其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确定为试配时的砂浆基准配合比。 ③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10%。在保证稠度、分层度合格的条件下,可将用水量或掺加料用量作相应调整。
④对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后,应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的规定成型试件,测定砂浆强度;并选定符合试配强度要求的且水泥用量最低的配合比作为砂浆配合比。
12、某砌体工程设计采用M7.5水泥砂浆,施工现场按取样要求共留置6组标准抗压强度试件,标样28天后送试验室检测,其28天抗压强度值(MPa)分别为:9.2、5.8、7.8、8.6、9.0、7.6。试对该工程砌筑砂浆进行合格性评定。
⑴依据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合格标准为: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⑵该工程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9.2+5.8+7.8+8.6+9.0+7.6)/6=8.0Mpa;最小一组强度值为5.8Mpa,5.8/7.5=0.77>0.75。因此该批砂浆强度合格。
13、某建筑工程采用C30预拌混凝土,按取样要求留置了18组标准抗压强度试件,其28天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分别为:36.6、37.2、31.8、30.3、26.6、29.8、33.6、32.1、31.8、36.0、36.0、33.6、33.2、36.2、36.3、35.8、34.6、35.0,该批混凝土按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试对该批混凝土进行评定,作出合格性判断。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 试件组数 λ1 10~14 1.70 15~24 1.65 ≥25 1.60 18
λ2 答:
0.90 0.85 ⑴依据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评定,该验收批混凝土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mfcu-λ1sfcu≥0.9fcu,k; fcu,min≥λ2fcu,k
⑵该批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fcu=33.7MPa;sfcu=2.85 MPa;合格判定系数λ1=1.65;λ2=0.85 ⑶mfcu-λ1sfcu=33.7-1.65×2.85=29.0 MPa;0.9fcu,k=0.9×30=27.0 MPa,满足mfcu-λ1sfcu≥0.9fcu,k要求;fcu,min=26.6 MPa,λ2fcu,k=0.85×30=25.5 MPa,满足fcu,min≥λ2fcu,k要求。该批混凝土强度合格。
14、下面三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
1)试件尺寸100×100×100(mm),破坏荷载480kN、520kN、500kN 2)试件尺寸150×150×150(mm),破坏荷载850kN、800kN、500kN 3)试件尺寸100×100×100(mm),破坏荷载400kN、675kN、900kN 试分别计算各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写明计算过程、原因 答:
1)各强度值MPa =(各破坏荷载kN÷10)×0.95;
对强度值中最大、最小分别与中间值比较,未超过15%; 结果=计算平均值=47.5 MPa
2)各强度值MPa =(各破坏荷载kN÷22.5);
对强度值中最大、最小分别与中间值比较,最小值超过15%; 结果=中间强度值计算平均值=35.6 MPa 3)各强度值MPa =(各破坏荷载kN÷22.5);
对强度值中最大、最小分别与中间值比较,最大、最小值皆超过15%; 结果: 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15、下面二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
1)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分别为7.5、8.4、8.0、8.0、7.8、4.0(Mpa)。 2)立方体抗压荷载分别是:30.6、31.8、30.0、33.0、40.8、29.6(kN) 试分别计算各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写明计算过程、原因 答:
1)计算平均值:(7.5+8.4+8.0+7.8+4.0)÷6=7.3
找最大值、最小值,计算与平均值的差并看是否超过20%。(7.3-4.0)÷7.3χ100%>20% 计算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取中间四个平均=(7.6+8.0+8.0+7.8)÷4=7.8(MPa) 2)分别计算各试件抗压强度为6.1、6.4、6.0、6.6、8.2、5.9(MPa) 步骤同1):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6.3 Mpa
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9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7、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慢冻法)冻融循环过程中对温度、时间有哪些要求?
1)抗冻试验冻结时温度应保持在-15~-20℃。试件在箱内温度到达-20℃时放入,装完试件如温度有较大升高,则以温度重新降至-15℃时起算冻结时间。每次从装完试件到重新降至-15℃。所需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冷冻箱(室)内温度均以其中心处温度为准。
2)每次循环中试件的冻结时间应按其尺寸而定,对100×100×100毫米及150×150×150毫米试件的冻结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对200×200×200毫米试件不应小于6小时。
如果在冷冻箱(室)内同时进行不同规格尺寸试件的冻结试验,其冻结时间应按最大尺寸试件计。 3)冻结试验结束后,试件即可取出并应立即放入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的水槽中进行融化。此时,槽中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毫米,试件在水中融化的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融化完毕即为该次冻融循环结束,取出试件送入冷冻箱(室)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 18、含气量测定仪的率定步骤 1)标定容器容积;
2)向容器中注满水,按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操作仪器,测得含气量为0时的压力值 3)依次继续测取含气量分别为1%、2%、3%、4%、5%、6%、7%、8%时的压力值; 4)每一含气量值对应压力值试验二次,各次所测压力值均应精确至0.01Mpa;
5)对以上的各次试验均应平行检验二次,其相对误差均应小于0.2%,否则应重新测定;
6)据此检验以上含气量0、1%…、8%共9次的测量结果,绘制含气量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 19、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的砂、石和水的用量 1)写出计算过程 2)填表
单位:kg/m 各组份名称 设计配合比 砂石含水状态 施工配合比 水泥 350 / 砂 600 1.5% 石子 1000 0.5% 水 180 / 外加剂 10 / 粉煤灰 45 / 3
20、某工程烧结普通砖砌体用M7.5混合砂浆,所用水泥为山水产P.C32.5, 水泥实测28天抗压强度为35.0Mpa、安定性合格;所用砂为泰安产中砂、堆积密度为1400kg/m;掺加料为稠度120mm的灰膏;用水量270kg/m,砂浆强度标准差2.00MPa,试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用量及重量比),并写出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答:
①计算砂浆试配强度;(8.8 MPa)
②计算出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225 kg)
③按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掺加料用量;(75-125 kg) ④确定每立方米砂子用量;(1400kg)
20
3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