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8章红外光谱分析参考答案
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红外光谱分析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 二、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6、C 7、B 8、B 9、D 10、D 11、A 12、A 13、C 14、D 15、B 16、D 17、C 18、C 19、C 20、B 21、A 三、填空题
1、( 偶极矩 ) 2、( C=O )
3、( 4000-1300cm-1 ) ( 基团频率 ) ( 1300-600cm-1 ) ( 指纹区 ) 4、( 低 ) ( 低 )
5、( 低 ) ( 高 )
6、( 分子在振动过程中有偶椎矩变化 ) ( 幅射频率满足振动跃迁所需能量 )
三、简答题:
1、答:(1)、(3)、(5)中的碳碳双键振动无红外活性,(2)、(4)中的碳碳双键振动有红外活性。
2、答:(1)前者在3200~3600cm –1有强而宽的—OH振动吸收峰,后者则无,可以用红外吸收区别。
(2)可以区别,前者有强而宽的—OH振动吸收峰,后者则无。 (3)可以区别。后者的C=O基吸收峰低于前者(共轭效应)。 (4)可以区别。前者的C=O基吸收峰低于后者。
(5)可以区别,前者的C=C双键峰很弱(分子对称),后者的则较强(分子不对称)。 3、答:
A、前者由于诱导效应,相当于增加C=O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即双键性增强,所以C=O基振动频率向高波数区移动。中间化合物增加了双键的共轭效应,C=O基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第三个化合物由于形成了大的p-π共轭体系,使C=O基振动频率继续下降。
B、第二个化合物中由于诱导效应,相当于增加C=O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即双键性增强,所以C=O基振动频率向高波数区移动。第三个化合物是由于中
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
介效应起主导作用。
4、答: 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 U=2,可能含二个双键或一个环一个双键。 红外光谱中3020 cm-1有吸收,说明含不饱和碳氢键,即=C-H,1690 cm-1是C=O的振动吸收,1620 cm-1是C=C双键的振动吸收,说明分子为不对称性结构,2900 cm-1是甲基、亚甲基的吸收。又因为在紫外区227nm(ε=104)有吸收,说明化合中存在共轭体系,应该是C=C双键与C=O基共轭。所以化合结构为: CH2=CH-CO-CH2-CH3
5、答:C═O伸缩振动频率最大的化合物是F—CO—F中,因诱导效应增强,相当于削弱了C═O间的电子云密度,即双键性下降。 6、化合物A:吸收带在767和920 cm-1处。为间二甲苯。 化合物B:吸收带在792 cm-1处。为对二甲苯。 化合物C:吸收带在742 cm-1处。为邻二甲苯
7、某化合物C9H10O,其IR光谱主要吸收峰位为3080,3040,2980,2920,1690(s),1600,1580,1500,1370,750,690cm-1,试写出主要吸收峰归属并推断分子结构。
解:化合物的不饱和度为 U=5,可能苯环和一个双键。
3080,3040 cm-1,含不饱和碳氢键,即=C-H, 2980,2920 cm-1,含-CH3,-CH2
1690 cm-1(s),是C=O的振动吸收,移向低波数区,与苯环共轭。 1600,1580,1500 cm-1,为苯环的特征吸收峰。 1370为-CH3,-CH2的变形振动。 750,690cm-1说明苯环为单取代。 所以化合物为C6H5-CO-CH2-CH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