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问题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问题浅析
作者:蔡增建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11期
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消退以后,企业出现了复苏。虽然部分企业面临“用工荒”,但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而只有彻底改变新形势下求职难、招工难的“两难”境地,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开发,才能更好地推进当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大宣传,推进转移就业
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在电视台、报刊杂志开辟劳务输出宣传专栏,创办就业信息节目。印发外出务工宣传手册,宣传转移就业的重大意义,宣传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逐步转变农民工“小富即安”“宁愿在家受贫,不愿外出打工致富”的观念。在全县上下营造一种“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报告制度
一方面要监测当地用工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劳动用工情况、职工下岗失业情况;另一方面要监测农民工的供求状况,当前农民工的数量、专业工种和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人力资源市场要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农民工就业的变化规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引导用工单位招聘和农民工求职向合理、科学的方向转变。
三、大力开发城镇就业岗位
充分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国家拉动内需扩大投资带动就业等重点工作,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相互沟通和协调,了解新建项目、扩建项目和重点项目对当地农民工就业的促进作用,了解当地农民工的需求情况、储备情况,拟定岗前培训和供需对接计划,适时举办项目开工用人招聘、网上求职招聘等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地为项目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指导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服务。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促进就业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托底安置。一是对部分适合公益性岗位的人员,政府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考虑安置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把就业工作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二是不断挖掘公益性岗位的潜力,特别是注意开发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的岗位,如保卫、环卫、交通协理、劳动保障协理等,把这些岗位作为公益性岗位开发的重点。三是公益性岗位的待遇和标准应视岗位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政策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四、加大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