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科院校路基路面工程 复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库整合版)(精)
《路基路面工程技术》复习题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路基-是公路的主要构造物,指在地表按公路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由土质或石质材料组成的带状构造物,可实现汽车在道路上的平稳行驶,同时也是路面的基础。
2、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3设计弯沉值,表征路面整体刚度大小的指标, 它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标准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基层类型确定.是路面厚度计算依据.可作为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温度为20度时在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竣工验收指标.
4、路堤-又称填方路基,指路基设计高程高于天然地面高程,用岩土材料填筑形成的路基;路堑-挖方路基,指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天然地面高程,由开挖形成的路基;2、半刚性基层,即采用结合料与矿料按一定配比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的整体性材料,刚度大,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
5半刚性基层,即采用结合料与矿料按一定配比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的整体性材料,刚度大,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
6高级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能适应较繁重的交通量,路面平整,无尘埃,能保证高速行车.养护费用少,运输成本低.
二. 填空
1、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和表面抗滑性能 2、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干燥或中湿
3、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素
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4坡坡面防护、沿河路堤河岸冲刷防护与加固及湿软地基的加固处理 5 横缝和纵缝, 缩缝,胀缝和施工缝 6填方路基(路堤)、挖方路基(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 7力学分析法和工程地质法
8路肩墙、路堑墙、路堤墙和山坡墙 9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
10 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薄板理论和有限元素法 11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CBR;
12展宽墙趾、改变墙面墙背坡度、改变墙身断面形式; 13整体稳定性,水温稳定性 14抗变形能力,产生裂缝 15增大,减小 16主要,附加
17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 18太阳辐射,冷凝作用 19稳定性,耐久性
20 高路堤
21小,衡重式
22 补充压实,累积永久变形,动稳定度
23路面设计弯沉值., 20,沥青,刚性、半刚,15 24 5.0
25位置、几何尺寸
26混合料、层状结构物。 27固相、液相
28承载能力 、压入变形 29柔性路面、刚性路面
30强度
三 是非题(每小题2分,20分, 正确打√错误打╳)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四. 问答题 1, 答题要点:
(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和高度; (2)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附属设施设计。 2 , 答题要点:
用某种工具或机械对土基进行压实时.在压实机具的短时荷载或振动荷载作用下,土颗粒重新排列和互相靠拢,小颗粒进入大颗粒的孔隙中,孔隙率减小;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含量增加,增加了祖土颗粒间的摩擦和咬合及细土颗粒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了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充分压实的土基,可以发挥土基的承载强度,减少土基和路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增强土基的水稳性和强度稳定性,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土基的压实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室内对细粒土进行击实试验时,影响土的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含水量、土的颗粒组成及击实功能。在施工现场碾压细粒土的土基时,影响土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含水量、上的类型、压实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及碾压迫数等。
3,答题要点:
路面基层分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 柔性基层,即粒料基层 如 天然砂砾,级配碎石等,水稳性好,刚度低,无抗拉强度. 半刚性基层,即采用结合料与矿料按一定配比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的整体性材料,刚度大,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
度.
4, 答题要点: (1)交通分析
(2)设计指标的确定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路面结构及材料参数选择 (5)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6)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7)路面拉应力验算
(8)路面防冻层厚度验算(季冻区) (9)路面材料配比设计 (10) 技术经济分析.
5,答题要点:
①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
②收缩坡脚,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 ③防止水流冲刷路基
④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 其它
6,答题要点:
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备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 ①边沟
作用:用以汇集并排除路基范围内(路基顶面和边坡上的水)和流向路基的少量表面水,以减轻对路基和路面的浸湿程度。
设置位置:指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山坡路堤的上方一侧;低路堤的坡脚外侧,通常指填土高度小于边沟设计深度(一般H≤60cm情况)的路堤的坡脚外侧
②截水沟
作用: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从而保证路基的稳定。
设置位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挖方路基的截水沟应设置在坡顶5m以外,填方路基上侧的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不应小于2m。
③排水沟
作用:将截水沟、边沟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至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即将所有对道路有危害的水排至路基范围以外。
排水沟设置位置视任务与地形而定,但应尽可能地远离路基。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7, 答:(1)抗剪强度。路面结构层因抗剪强度不足而导致的破坏有三种情况: 1)路面结构层厚度较薄,总体刚度不足,车轮荷载通过薄层结构传递给土基的剪应力过大,导致路基路面整体结构发生剪切破坏;2)无结合料的粒料基层因层位不合理,内部剪应力过大而引起部分结构层产生剪切破坏;3)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过低,在受到较大水平力作用时,面层材料产生纵向或横向推移等各种剪切破坏。(2)抗拉强度。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各种半刚性基层在气温骤降时产生收缩(温缩),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各种半刚性基层在大气湿度发生变化时,产生明显的干缩,这些收缩变形受到约束阻力时,将在结构层内产生拉力,当材料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上述拉应力时,路面结构会产生拉伸断裂。(3)抗弯强度。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以及半刚性路面材料修筑的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处于受弯曲工作状态。有车轮荷载引起的弯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弯拉强度时,材料会产生弯曲断裂。
8, 答:对于已有公路,采用路基临界稠度。即用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按照自然区划和土的类别,与其分界稠度作比较确定; 对应新建公路,则采用路基临界高度确定。按照自然区划和土的类别,确定路基的临界高度,再根据路基设计高度,通过比较确定其路基干湿类型。
9,答:影响路基路面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有温度和湿度。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体积会随着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的升降而产生膨胀和收缩。由于温度和湿度在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变化沿深度方向是不均匀的,所以不同深度处胀缩的变化也是不同的,但这种不均匀胀缩受到某种原因的约束而不能实现时,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就会产生附加应力,即温度应力和湿度应力。进而对路基路面产生破坏。
同时,湿度影响还体现在会造成路基的冻胀翻浆及造成路面的水损害。
10,答:因为不利季节对路基的破坏影响很大,随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影响路基水温情况发生季节性的周期变化。而且不利季节因素是路基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11,答:(1)强度高。混凝土路面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较高的抗弯拉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2)稳定性好。混凝土路面的水稳性、热稳性均较好,它的强度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不存在老化现象。
(3)耐久性好。因为其强度和稳定性好,所以它经久耐用。
12,答: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不仅同粒料的级配组成、形状和表面特性有关,也同所采用的沥青黏结力有关;所以,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有:沥青的黏度,沥青用量,温度和剪切速率,细料等。 13,答:(1)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应根据该路的交通繁重程度,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
(2)混凝土面层板板厚度设计。应按照设计标准的要求,确定满足设计基准期内使用要求所需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
(3)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与接缝设计。 (4)路肩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