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金融学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分析

国际金融学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8:06:39

上式说明,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为:本外国国民收入(Y 、Y*)、汇率(e)、相对价格(P、P*)

KA=g(i,i*,Eef)

上式说明,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为:本、外国利率,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

将上面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得出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及国际收支的均衡条件: BP=f(Y,Y*,P,P*,i,i*,e,Eef)=0

如果将除汇率以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经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到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从而均衡汇率为: e=g( Y,Y*,P,P*,i,i*,Eef ) 现在分析各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1国民收入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

Y↑→M↑→外汇需求↑→e↑(本币贬值);Y*↑→X↑→外汇供给↑→e↓(本币升值) 2价格水平的变动

P↑→本国产品竞争力↓→CA恶化→e↑; P*↑→本国产品竞争力↑→CA改善→e↓ 3利率水平的变动

i↑→资本内流↑→外汇供给↑→e↓; i*↑→资本外流↑→外汇需求↑→e↑ 4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

Eef 上升→资金外流↑→外汇需求↑ →e ↑;Eef 下降→资金内流↑→外汇供给↑ →e ↓

10 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即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即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

11丁伯根原则 参看课本P179 特点

◎对于上面米德冲突,运用一个工具来实现二个目标,势必会造成冲突。 ◎丁伯根原则:对于N个经济目标需要有N个独立的政策工具。 ◎丁伯根原则的缺陷:

1、不同的政策工具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可能造成与目标出现偏离。(丁伯根原则假定各种政

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 2、没有明确指出目标与工具之间的对应关系。 12 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克鲁格曼三角)

一国汇率的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13 货币局制

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币的发行做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该外国货币做为准备金,并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

货币发行量不取决于货币当局的主观意愿或经济运行状况,而是取决于储备的外币数量。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的主动权和最后贷款人功能,货币当局称为货币局而非中央银行。 14 复汇率 1. 复汇率制的概念

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有两种形式:多重汇率和混合汇率 2. 复汇率制的种类

①对不同的外汇收支,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 ②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混合使用的汇率体制 3. 复汇率制的表现形式 公开的、隐蔽的两种 15 国际储备

1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狭义的国际储备) 考点

2.国际清偿力---------(广义的国际储备)。包括自有储备+借入储备 16 特里芬两难(信心与清偿力的矛盾)

①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信心 ②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支付能力)--美元

③矛盾:美元具有美国本币和世界货币的双重身份及保持其与黄金可兑换性和满足国际清偿力的双重任。而这双重身份及双重责任均是矛盾的,难以做到两全。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长期维去,存在着崩溃的必然性。

17 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应考虑的因素:(决定一国最佳国际储备量的因素)

1、进口规模 2、进出口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 3、汇率制度 4、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 5、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6、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7、国际货币合作状况 8、国际资金流动情况 18 复汇率制的利弊 课本P229

填空选择:

国际收支账户内容:

1 经常账户:货物:货物的进口和出口

服务:运输、旅游、通讯、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其它商业服务 收益:支付给非居民的雇员报酬;投资收益(红利、利息等) 经常转移:除了资本转移以外的各种转移 2 资本和租金账户: 1)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与固定资产收买或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务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各种无形资产的交易 2)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

储备资产:货币性黄金;外汇资产和其它债权;在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3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账户差额(余额)分析: 1、贸易账户余额:【货物+服务】

综合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状况,反映该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经常账户余额:【货物+服务+收入+转移】

综合反映一国的进出口状况,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3.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

通过账户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反映与经常账户之间的融资关系。 公式表示: CA+KA=0 国际收支账户的自动调节机制:

固定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 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名义货币供给量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支出下降→经常账户改善

2 货币-价格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名义货币供给量下降→物价水平下降→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 浮动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小于求→名义汇率贬值→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

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和原因: 1.临时性不平衡

指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程度一般较轻,持续时间不长,带有可逆性,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这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有时根本不需要政策调节,市场汇率的波动有时就能将其纠正。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般也不需要采用政策措施,而只须动用官方储备便能加以克服。 2.结构性不平衡

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失衡通常反映在贸易帐户或经常帐户上。结构性失衡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发生;另一层含义是指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其产业生产的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低、或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而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这层含义的结构性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具有长期的性质,扭转起来相当困难。 3.货币性不平衡

是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中期的或长期的。形成原因:货币供应量过多或过少。 4.周期性不平衡

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 失衡。当一国经济处于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也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处于扩张和繁荣时期,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国际收支便出现逆差。 5.收入性不平衡

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统称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而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

搜索更多关于: 国际金融学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上式说明,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为:本外国国民收入(Y 、Y*)、汇率(e)、相对价格(P、P*) KA=g(i,i*,Eef) 上式说明,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为:本、外国利率,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 将上面两个公式结合起来,得出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及国际收支的均衡条件: BP=f(Y,Y*,P,P*,i,i*,e,Eef)=0 如果将除汇率以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经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到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从而均衡汇率为: e=g( Y,Y*,P,P*,i,i*,Eef ) 现在分析各变量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1国民收入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 Y↑→M↑→外汇需求↑→e↑(本币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