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鞍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巡礼
鞍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巡礼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鞍山市立山区大胆尝试、有效探索、成功实践,通过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融入”,在全区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风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党建,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勇于担当政治责任,筑牢共同思想基础。立山区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基层党建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党的基层组织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筑牢了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强化了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打造基层党建活动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做群众知心人,聚立山正能量”党建品牌,使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社会新风尚。在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转作风、基层四服务”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完善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机制,改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立476支“郭明义爱心团队”,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
完善理论宣讲体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依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明确党委职责,区委书记带头讲课。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反腐倡廉等专题讨论。邀请东北大学教授、市委党校老师、省市道德模范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党员干部3000余人次。组建“德耀立山”宣讲团,开展“感动的力量”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都是来自基层的普通人,通过他们深入社区、校园、机关企事业单位讲述自己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使全区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道德的洗礼。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激活文化引领作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社会正能量。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原型,出版了《力量》一书,编撰《文化立山》系列丛书,用优秀的艺术作品育人化人。开展“书屋工程”,在各社区建立文化书屋,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建立26个星级文化活动广场,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完善的活动场所。举办立山区第九届“千台万人乒乓球系列赛”,承办“鞍山市百姓健康舞展示大赛”,立山区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图片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等系列活动。
提炼城市文化元素,构建旅游文化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整治万水河流域,建设万水河公园和特色观光夜市。打造兴隆大家庭旅游景点,集购物、室内公园、环球影院、儿童乐园、真冰场、餐饮、住宿等业态于一身,提供全新的旅游模式。建设奥菲广场文化产业园,引进法国迪卡侬体育用品卖场、奥特莱斯名品购物广场、菲力猫动漫主题乐园、电子竞技产业园,打造中国数字电子竞技文化产业中心、中国文化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中心、东北地区动漫文化产业中心、主题乐
园体验中心,成为集动画设计制作、动漫主题乐园、数字电子竞技产业化于一体的旅游文化商业综合体。提升孟泰公园旅游承接能力。
树立文化自信,打造地区文化品牌。举办了3届“立山艺术节”、12届“凉亭山音乐周”,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立山艺术节”和“凉亭山音乐周”已成为具有浓厚立山特色的两大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显著,共发掘出5大类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17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筑牢道德社会根基
开展德育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依托社会资源,建设30个校外活动基地,举办了27届少年军校和青少年冬令营,让学生走进社会参与公益活动。创办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开展“我的中国梦”、“三爱三节”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德育均衡工作,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贫困学生入学和心理健康问题,2014年为3025名学生免除课本费、学杂费近500万元,资助256名学前儿童62.5万元。
评选最美师生,引领校园风气。推进《弟子规》经典颂读活动,召开了“立山区感动校园学生颁奖典礼暨国学经典诵读展示会”,表彰了自强少年李京城和孝顺女孩马郡彤等8名感动校园学生。积极实施师德铸魂工程,组织开展师德事迹报告会,5名优秀教师巡讲25场,51中学教师王凤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开展了寻找“立山区最美教师”活动,51中学李响、光明小学王秀娜被评为“鞍山市最美教师”。
进行文化熏陶,提升道德水准。以“环境育人”为目标,所有学校全面完成国学文化、读书文化、国防教育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促进成长为核心,建设了孟泰班、红领巾班等一批优秀班级集体。以培育个性为重点,开发了剪纸、蜡染、陶艺等“一校一品”的特色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促进社会认知认同
从群众中寻找榜样,用榜样来引领群众。立山区建立典型选树工作机制,从普通群众中挖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评选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进行表彰。建立典型储备库,发现一批、储备一批、培养一批,扩大典型队伍。建立典型关爱机制,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王振田解决了住房、赠送了电视机,道德模范刘娟已享受事业单位副科级待遇。建立典型推介机制,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社区巡回宣讲、建立善行义举榜、向上级推荐等方式,扩大典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用节日传承优秀文化,用文化丰富节日内涵。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积极倡导春节“晒”春联,清明节开展文明祭扫、网祭英烈,端午节忆屈原,中秋节赏秋月共团圆,组织居民开设百家宴等活动。在“七一”、“十一”等节日期间,既有传统的书画展、摄影展和文艺演出,又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开展核心价值观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