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长安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长安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6:18:24

庭学生教育型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一)抓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吸引优质生源。完善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校院系就业工作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相对稳定,专业化师资队伍,提高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全国公路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的作用,积极参与地质矿产类、土木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织,扩大就业服务平台。鼓励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基层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十二)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稳步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为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开展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服务。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拓展非学历教育和高层次培训,努力使成人教育本科生比例提高至75%,在籍学生规模稳定在1.5万人左右,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第七章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一)实施“卓越科研提升计划”。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完善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为牵引,能发挥我校办学优势与团队协同攻关的运行体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和

24

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培育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依托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联合行业高校、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并力争获得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批准认定。积极参与其他高校牵头成立的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

(三)重视科研能力培育。每年投入不少于1600万元,重点支持6个学校科技创新培育计划。其中,“基础研究专项计划”支持200项以上基础研究项目;“高新技术研究计划”重点支持15项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持续资助5个创新团队;“人文社科研究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级、省部级规划人文社科项目;“助研科研项目计划”重点支持10项博士生创新研究项目;“科技奖励计划”重点支持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奖励申报、专利申请、SCI等检索的高水平论文发表。

(四)积极承担高层次重大项目。以优势学科群及科研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我校的学科特色,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应用技术和基础性研究任务。精心组织论证,每年提出若干个瞄准国家“973”、“863”等计划的项目建议。重视基础研究,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优势学科领域,围绕国家目标承担重大基础性研究任务。每年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500项。支持和组织

25

多学科联合申报项目,促进科研规模稳步扩大,科研层次不断提高。

(五)服务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落实交通运输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科技重点方向,围绕特殊环境条件下工程建设技术、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一体化运输技术、交通决策支持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五大重点领域,集中优势力量,研发特殊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下的高难度公路工程建设技术,着力解决穿山、跨海、过江长大隧道和大跨径桥梁设计施工与维护管理的重大技术难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交通领域的集成应用,打造智能交通体系;研究构建运输网络、载体、装卸、场站、辅助设施、管理一体化的新型联合运输系统;着力发展支持交通宏观决策的各类关键技术;积极开发交通防灾抗灾技术、陆运和水运安全技术、基础设施安全与保安技术;努力提升工程机械和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检测技术水平。

(六)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找矿事业。围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球科学基础前沿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并力争在深部资源探测、海洋资源、对地观测等国家急需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瞄准国家地质找矿“358”目标和新机制建设,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开展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研究;启动非常规油气资源、低品位资源、难利用资源和尾矿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参与国家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参与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国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

26

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国土规划与综合整治等领域的应用水平。

(七)服务国家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发展新型建筑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安全技术,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开发应用技术,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合理利用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新农村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具有西部地域特征和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条件特点的超高层、大跨度、低成本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地下、水下工程盾构施工技术,以及西部地区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加强土壤、大气、水体污染防治和修复等环保技术研究,研发高效能污水、垃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八)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按照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和《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点任务,持续加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与陕西重点骨干企业的合作,提升先进制造技术、车用新能源、生态环境修复、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启动太阳能光伏技术、材料循环利用、石油天然气深加工等技术研究,为陕西推进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九)扶持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围绕国家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出的目标和总体部署,制定并落实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繁

27

搜索更多关于: 长安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庭学生教育型资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一)抓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吸引优质生源。完善就业教育、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校院系就业工作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相对稳定,专业化师资队伍,提高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全国公路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的作用,积极参与地质矿产类、土木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织,扩大就业服务平台。鼓励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基层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十二)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稳步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为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开展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服务。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拓展非学历教育和高层次培训,努力使成人教育本科生比例提高至75%,在籍学生规模稳定在1.5万人左右,为工程建设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