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11111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1111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15:25:37

根德中学 常丽健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第3节有理数的加法,本节内容共2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以小数的算术运算为基础,但它又与小学的算术运算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的算术运算不用考虑结果的符号,运算单一,而引入了负数把数扩展到有理数范围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既要确定和的符号,又要计算和的绝对值,由于有理数运算的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的确定是依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内容,因此学生以前学过的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内容,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必备知识。同时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有理数其他运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有理数加法法则所体现的“把符号,绝对值分别确定”的思想对其他有理数运算法则的学习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有理数加法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所渗透的分类讨论,转化,探索,归纳等思想与方法对今后的数学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的确定: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转化,探索,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发现的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由有二: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学生要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就必须先得深刻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减法是在转化为加法后进行的,而乘法以是加法的集合。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理由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带有符号的两个数相加,必须要克服小学里长期形成的算术数加法的思维定势,通过绝对值比较来确定符号和加法转化为减法这两个过程的思维强度比较大,这对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初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时根据教材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边启发,边分析,边归纳,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的学习活动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并注意归纳小结,创设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氛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材处理与学法指导

采用复习提问及实际问题来引入课题,然后以引例为突破口,把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求和的问题与小学算术加法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与多媒体结合归纳法则,并加以巩固。

在学法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归纳出运算法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

为有序地进行教学,本节课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孕育新知。

<活动一>(多媒体课件展示)以原点为起点,一只小狗在数轴上左右走动来表示情况,(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让学生体会两个数相加的规律。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一条狗先向右运动2米,再向右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2)+(+3)=+5

(2)一条狗先向左运动2米,再向左运动1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2)+(-1)=-3

请同学们列出式子,并说出其它可能的情形。

①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左运动1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3)+(-1)=+2

②先向左运动3米,再向右运动2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3)+(+2)=-1 ③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3)+(-3)=0 ④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左运动0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 (+3)+0=+3 ⑤先向左运动2米,再向左运动0米,那么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2)+0=-2

鼓励学生充分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生需求,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溵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把学生引入下一个环节。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二>仔细观察比较以上几个算式,能否从算式中得到启发,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计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得来?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设计意图:尽力营造一个和谐、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尽力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身参加探索发现,引导学生在关键处深入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突出重点,基本突破难点。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a、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1) (-10)+( -1) (2) 5+(-5) (3) 180+(-10) (4) 0+(-2)

b、相信自己 实际应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通过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通过变成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并且通过抢答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疏理反思,升华新知。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对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最后教师做全面总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合理表达能力。 5、回归实践,再用新知。

作业:必做题 选做题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素质差异,进行分层次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

搜索更多关于: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1111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根德中学 常丽健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的第3节有理数的加法,本节内容共2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以小数的算术运算为基础,但它又与小学的算术运算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的算术运算不用考虑结果的符号,运算单一,而引入了负数把数扩展到有理数范围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既要确定和的符号,又要计算和的绝对值,由于有理数运算的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的确定是依据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内容,因此学生以前学过的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内容,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必备知识。同时有理数的加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