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学实验报告 - 图文
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专业 学号 实验日期 统计学 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工商管理 15103033 年级 姓名 实验序号 实验类型 2015级 丁鸽 黄霞 1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演示性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层次 班级 成绩 □专科 □√本科 2班 2017.3.7 指导教师 2017.3.21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组、制作频数分布表和分布图。利用课后习题提供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如下操作:进行数据排序、筛选;进行数据分组;制作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并进行简要解释。 二、实验基本步骤与内容 1、操作演示: (1)数据的预处理: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2)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和编制频数分布表。 第一,FREQUENCY函数方法计算频数; 第二,创建数据透视表并进行操作:包括创建、设置报表布局、转动报表、创建页视图、从报表中拖出字段等;重命名字段标题、更改排序次序、设置数字的格式、刷新数据、更改数据汇总的方式、删除数据透视表;在同一拖放区使用两个字段、组合数据、交换位置获得不同视图;格式化报告、以总和的百分比显示数据、在数据透视表外部创建公式等。 (3)用EXCEL绘制各种统计图,如条形图、柱形图、散点图、饼图等标准的常用形式图表。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授课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实验心得体会及感受) 1、实验结果见附件 2、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此次数据整理与展示的实验学习了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组、制作频数分布表和分布图。此次实验比较简单,容易操作,问题较少,就是在输入数据时感觉有点费时间。 在使验过程中会忽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图标的标题,对图表的总体布局还是不太熟练。 3、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学习了三个内容,数据的预处理、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首先数据的预处理包括数据审核、数据筛选、数据排序和数据透视表;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包括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数据审核就是检查数据中是否有错误;数据筛选是根据需要找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某些数据;数据排序是指按一定顺序将数据排列。在整理分类数据时首先要列出所分类别,然后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等,即可形成一张频数分布表,最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展示;数据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分组后的数据称为分组数据。数值型数据的图示包括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散点图等。 制作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统计表结构,比如行标题、列标题、数据资料的位置应安排合理。其次,表头一般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再次,表中的上下两条横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这样使人看的清楚、醒目。最后,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意注明数据来源,以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以备读者查阅使用。 以上是我对本次实验课的心得和感受。 四、 实验报告成绩评定 优秀(90-100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详细、准确;实验操作步骤正确、十分规范,能独立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良好(80-89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比较详细准确;实验操作步骤比较正确规范,能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实验心得体会深刻,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中等(70-79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比较详细准确;实验操作步骤比较正确规范,独立完成;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但不全面;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 及格(60-69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简单;实验操作步骤基本完成;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 不及格(60分以下)实验结果太简单,不准确;实验过程和结果基本上是抄袭;或其他。
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专业 学号 实验日期 统计学 数据分布的描述 工商管理 15103033 年级 姓名 实验序号 实验类型 2015级 丁鸽 黄霞 2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演示性 □√验证性 □综合性 □设计性 层次 班级 成绩 □专科 □√本科 2班 2017.4.4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利用EXCEL计算各类型数据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偏度和峰度等概括性度量。掌握用EXCEL计算分类数据的众数与异众比率;顺序型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四分位差;数值型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计算数值型数据偏度和峰度;对数值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二、实验基本步骤与内容 1、操作演示: (1)计算分类数据的众数与异众比率。 在excel插入统计函数“MODE”,求出众数,利用单元格公式“=(1-MODE)/N”求出异众比率; (2)计算数值型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四分位差、标准分数。 在excel插入统计函数“MEDIAN”求出中位数,插入“QUARTAR”函数求出上、下四分位数,用上四分位减去下四分位数求出四分位差。 (3)计算数值型数据的平均数、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偏态、峰度。 在excel插入统计函数插入函数“AVERAGE”、“RANGE”、“STED”“AVEDEV”“STDEV”“SKEW”“KURT”函数求出平均数、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偏度、峰度。 (4)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excel中选择“数据”—“数据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会输出上述所有描述性分析指标。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3.授课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实验心得体会及感受) 1、实验结果见附件(课后习题4.4、4.11) 2、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本次数据分布的描述实验我基本掌握了利用EXCEL计算各类型数据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偏度和峰度等概括性度量。掌握了用EXCEL计算分类数据的众数与异众比率;顺序型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四分位差;数值型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计算数值型数据偏度和峰度。 对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态和峰态的内容还是不太熟悉,不能很好的利用其来分析数据。 3、实验心得 在此次试验中,对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掌握的比较好,其他的内容还是不是很熟练。 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不受极端值影响,其缺点就是具有不唯一性。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平均数是针对数值型数据计算的,平均数的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差。 方差和标准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受原变量值自身水平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为了消除变量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量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离散系数也称变异系数,他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相应的平均数之比。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应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以上就是我本次实验报告的心得。 四、 实验报告成绩评定 优秀(90-100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详细、准确;实验操作步骤正确、十分规范,能独立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良好(80-89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比较详细准确;实验操作步骤比较正确规范,能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实验心得体会深刻,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 中等(70-79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比较详细准确;实验操作步骤比较正确规范,独立完成;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但不全面;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 及格(60-69分)报告中对实验结果描述简单;实验操作步骤基本完成;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 不及格(60分以下)实验结果太简单,不准确;实验过程和结果基本上是抄袭;或其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