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点及答案 - 图文
数据线、地址线和WE分别都相连,CS0中间隔着一个与非门相连。
(3)字、位扩展:既增加存储字长,又增加存储字数量。例如8片1K*4位的芯片组成4K*8位(12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的存储器。如图所示:
存储器设计的基本过程:(课本p94 例4.1,P95 例4.2) 1)根据题目的地址范围写出相应的二进制地址码。
2)根据地址范围的容量以及该范围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选择存储芯片。 3)分配CPU的地址线。 4)片选信号的形成。
17、 计算机主频、周期、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关计算。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工作频率(主频)包括两部分:外频与倍频,两者的乘积就是主频。另外主频 = 1 / 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时钟周期 = 1/主频。
主频 / MIPS = 每秒运行的时钟周期。
18、 Cache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计算。
1)由主存地址映射到Cache地址称为地址映射。地址映射方式有直接映射(固定映射关系)、全相联映射(灵活性大的映射关系)、组相联映射(上述两种映射的折中)。(p120~p122所有例题)
2)工作原理:
3)命中与未命中:
缓存共有 C 块,主存共有M块M>>C
命中:主存块调入缓存,主存块与缓存块建立了对应关系,并用标记记录与某缓存块建立了对应关系的主存块号。 未命中:主存块未调入缓存,主存块与缓存块未建立对应关系。
Cache的容量与块长是影响Cache效率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命中率”来衡量Cache的效率。命中率是指CPU要访
问的信息已在Cache内的比率。
在一个程序执行期间,设Nc为访问Cache的命中次数,Nm为访问主存的次数,则命中率h为:
h?NCNC?Nm
设tc为命中时Cache的访问时间,tm为未命中的主存访问时间,1-h表示未命中率,则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
时间ta为:
ta = htc+(1-h)tm
用e表示访问效率:
e?tctc?100%??100% tata ? htc?(1-h)tm可见,为提高访问效率,命中率h越接近1越好。(P111 4.7)
19、 计算机数据通路结构及微指令控制流程。
计算机数字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形成的数据传送路径称为数据通路。 数据通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控制器的设计,同时也影响到数字系统的速度指标和成本。如图所示:
数据通路结构图
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
是仿照通常的解题程序的方法,把操作控制信号编成所谓的“微指令”,存放到一个只读存储器里.当机器运行时,一条又一条地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全机所需要的各种操作控制信号,使相应部件执行所规定的操作 .
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的控制器称为微程序控制器。所谓微程序控制方式是指微命令不是由组合逻辑电路产生的,而是由微指令译码产生。一条机器指令往往分成几步执行,将每一步操作所需的若干位命令以代码形式编写在一条微指令中,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对应一条机器指令。在设计CPU时,根据指令系统的需要,事先编制好各段微程序 ,且将它们存入一个专用存储器(称为控制存储器)中。微程序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时序系统、控制存储器CM、微指令寄存器以及微地址形成电路。微地址寄存器等部件组成。执行指令时,从控制存储器中找到相应的微程序段,逐次取出微指令,送入微指令寄存器,译码后产生所需微命令,控制各步操作完成
工作原理图:
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基本组成:
【注意】多看看课本和老师的ppt总是没有坏处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