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基础优化指导书
Counter VS.RAB.FailEstPS.Relo 中文描述 迁移导致PS 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基础优化指导书》 原因 RNC在发起迁移的过程中,收到了RAB建立请求,RNC不处理该请求。这个主要是流程嵌套引起,概率很小,与用户行为时序有关。核心网一般会控制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RRM进行了准入算法判决,因为小区负载太高进行了上行或者下行准入判决拒绝,导致无法建立VS.RAB.FailEstPs.Power.Cong 功率资源拥塞导致的CS域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新的RAB,可进一步在关联话统指标中查询此时的小区的最大RTWP和最大TCP,确认上行还是下行拥塞,在确认准入算法参数合理的情况下需要考虑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 主要是RNC判断CE资源不够,需扩容CE,可进VS.RAB.FailEstPs.ULCE.Cong 上行CE拥塞导致的CS域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一步在关联话统指标中查询此时的小区上行CE数,若小于20,则话务量不高,可能为NodeB设备异常。 主要是RNC判断CE资源不够,需扩容CE,可进一步在关联话统指标中查询此时的小区上行CE数,若小于40,则话务量不高,可能为NodeB设备异常。 已知问题有某些型号手机在进行CS业务的时候请求高速PS业务导致PS RAB建立失败,原因是终端传输信道能力不支持。 RAB建立时分配码资源失败。这个一般是网络用户太多引起,在设备出现码资源方面分配缺陷时VS.RAB.FailEstPs.DLCE.Cong 下行CE拥塞导致的CS域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VS.RAB.FailEstPs.code.Cong 码资源拥塞导致的CS域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也会引起。通过小区话务码资源使用分析,可以判断是否负载引起码资源受限,可进一步在关联话统指标中查询此时的码有效利用率,若低于30%,则可能码分配算法异常 VS.RAB.FailEstabPS.Unsp.Other VS.RAB.FlEstPS.Str.RNL.Other VS.RAB.FailEstabPS.Other.Cell 其他拥塞而导致CS 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其他无线网络原因导致CS 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其他原因导致CS RAB建立失败的个数 结合CHR进一步定位问题 一般是覆盖较弱导致UE无法收到RB建立命令 结合CHR进一步定位问题 2.4 保持性能优化 2.4.1 整体流程
从掉话率等关键指标入手,优化流程分为数据源采集、问题分析评估、解决方案、方案实施、效果对比等5个子流程,逐步填写并上报附件2(《中国联通WCDMA基础优化工作进度表》);依据问题优化前后的指标,填写《中国联通WCDMA基础优化性能评估表_保持性能
12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基础优化指导书》
优化部分》,评估优化效果,并与《进度表》对应。
2.4.2 掉话问题排查流程
掉话率是反映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掉话问题也是日常网络优化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掉话分析的总思路如下:
1、掉话范围确定 2、掉话原因细分 3-1、执行掉话分析各规定动作,分析数据给出结论(或中间结论) 3-2、根据结论给出解决方案和闭环动作 4-1、执行闭环(先主要矛盾后次要矛盾) 未解决 4-2、效果确认:问题是否解决 已解决 4-3、总结报告和案例
图2.5 掉话分析的总思路
第一步:掉话范围确定--通过话统/RNC呼叫记录分析掉话的主要范围是“TOP小区问题”、“整网问题”、“综合问题”、“TOP子系统/接口板问题”还是“TOP终端类型/TOP用户”问题。
? 不同场景下的分析方法有所差别:对于搬迁/升级后掉话率恶化的场景,需要对比
13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基础优化指导书》
掉话恶化前后的差异,来分析引起掉话恶化的总体范围;而对于存量优化的场景(掉话一直较差,需要优化达到指定的目标值),则不需分析某段时间前后的掉话差异,而只需要分析当前掉话高的区域范围。
? 除了使用话统来分析掉话的范围(TOP小区/整网/综合/子系统)外,对于某些类型
终端或者某些特殊用户导致的掉话恶化,则需要通过RNC呼叫记录来进行分析。
? 对于变化(搬迁、升级、扩容等网络本身发生改变,或者2G/CN搬迁等)的网络掉话
变差问题,需要对比考核掉话指标分子分母的变化,确定是否真正的掉话增加,还是搬迁后指标没有映射原网,话务迁移导致。
第二步:掉话原因细分--通过各数据源细分掉话的主要原因。
第三步:掉话分析规定动作--按规定动作《掉话问题原因分析》进一步分析,以确认掉话问题根因和下一步闭环动作。
第四步:闭环动作执行--执行闭环动作并评估效果,未达到目标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分析。
由于掉话分析涉及到原因非常复杂,目前已经总结了每个掉话原因(Top小区、Top原因或综合原因)的固定的14个掉话原因,建议严格按照附表分析掉话。
掉话问题原因分析.xlsx
2.5 资源与容量优化 2.5.1 整体流程
从资源与业务匹配问题入手,拆闲补忙,提高存量资源利用率,并关注小区、NodeB、RNC负荷与资源监控,优化流程分为数据源采集、问题分析评估、解决方案、方案实施、效果对比等5个子流程,逐步填写并上报附件2(《中国联通WCDMA基础优化工作进度表》);依据问题优化前后的指标,填写《中国联通WCDMA基础优化性能评估表_资源容量优化部分》,评估优化效果,并与《进度表》对应。
2.5.2 拆闲补忙
拆闲补忙工作的整体步骤:
1、 筛选目标小区:拆闲小区(无线资源利用率<20%)和补忙小区(无线资源利用率>60%)。针对拆闲小区,分公司应考虑该小区是否属于单载频扇区、是否VIP用户保障或重要保障区域等因素,确定小区能否抽闲;针对补忙小区,分公司应考虑是否已在前期扩容名单里、是否突发话务等因素,确定小区是否需要扩容;
2、拆闲补忙工作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A:迁入迁出基站类型是同类型:爱立信RBS3000和RBS6000间不支持迁移。 B:迁入的基站是否具备硬件条件支持相关的载扇配置。
3、确定拆闲站点信息(包括需要拆闲的设备类型,RRU类型,板件数量,载波数量)。 4、确认补忙站点清单(拆闲补忙的设备必须是同一种类型间的,RBS3000和RBS6000
14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基础优化指导书》
之间,3206和3X18,6601间不能进行拆补),并与拆闲站点一一对应(例如:A站点拆除哪个扇区的哪些载波到B站点的哪些扇区的哪些载波上)。
5、依据步骤2内的对应表申请拆闲站点(非必须)和补忙站点DT,确定不是因为覆盖造成资源利用不足。
6、删减拆闲站点的载波,并安排人员下站拆除对应的板件(RU,FU,RAX,TX,DUW等)。 7、申请license,把拆闲站点的资源迁移到补忙站点上。
8、安排人员下站对补忙站点进行增加硬件操作(RU,FU,RAX,TX,DUW等),并在后台加载数据增加对应载波。
9、更新补忙站点和拆闲站点的license。
10、通知网优添加补忙站点的license,安排测试或者监控指标。
2.5.2.1 软件先行扩容
在基站硬件支持的范围内,厂家应提供WCDMA载扇软件licence资源,联通完成开通、关闭、拆闲补忙等操作。主要工作说明如下:
(1)拆闲补忙是基础
各地市首先需要做好WCDMA基站的软、硬件拆闲补忙工作,特别是基带处理板件的优化调整,充分利用现网的全部资源,为软件先行打好基础。
(2)软件先行要精准
软件先行的宝贵资源要做好分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取得最佳效果。各地市应在拆闲补忙的基础上,在基站硬件支持的范围内,利用厂家提供的WCDMA载扇软件licence资源,优先扩容无线利用率高于60%的载波,切实做好WCDMA软件先行工作。
2.5.3 小区负荷与资源监控
小区负荷与资源指的是资源的网元粒度能细化到小区级别,如功率、码字、ROT(上行干扰)、空口效率/无线资源利用率、最大用户数/license等。
2.5.3.1 小区负荷评估
小区负荷情况可以通过HS用户数、拥塞次数(包括RAB拥塞、RRC拥塞、HS拥塞和传输拥塞)和无线资源利用率(忙时)来衡量。
其中,无线资源利用率直接反应用户的业务使用量,一旦受限将直接影响用户的接入。而拥塞次数和HS用户数也直接反应当前小区的负荷情况。
提取无线资源利用率、拥塞次数和HS用户数指标。
根据高负荷小区的判决条件对所监控指标进行判定,当负荷指数超过一定门限,小区负荷出现异常,需要对该小区进行预警分析;否则继续进行指标监控。
在一定的监控周期里,如果小区负荷指数超过一定门限的频率大于一定值,则评估该小区为高负荷小区。
2.5.3.2 小区负荷监控
对小区的监控主要以小时为粒度,监控和评估周期为连续7天,由于各小区用户行为不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