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0:32:52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05 整体性与差异性

核心知识 【p48】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形成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通过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三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一个区域的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差异性成因

2.表现 (1)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响因素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分布特点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环境表现出特殊的分布形态及发展状态,呈现出非地带性现象。

1 / 18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三、雪线与林线 1.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地区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它是永久积雪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

影响因素 温度 坡向 纬度 降水 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坡度 大气环境 的变化 2.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1)影响热量的因素

①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林线分布越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阳坡热量充足,林线分布较高;阴坡,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林线分布越低。 (2)影响水分的因素

①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林线分布较低。

②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

2 / 18

表现 阴坡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纬度高,雪线低;纬度低,雪线高 缓坡雪线低;陡坡雪线高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沙尘暴增加等,会使雪线升高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林线分布较低。

③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林线分布较低。

注意: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

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③其他要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

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

3.影响森林下线的因素

(1)逆温的原因。在一些有雪山和冰川的地区,来自雪山和冰川上的冷空气下沉,汇聚到河谷和盆地的底部,造成了一种山上的气温比山下高的情景,这就是所谓的逆温现象。是这种原因使得森林的林线倒置,出现了下面的林线。

(2)降水的原因。在干旱地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海拔上升,降水量递增,在一些高山的半山腰出现了所谓的最大降雨带。森林的出现受制于这条降水带,因此也就出现林带缠山腰的现象。

(3)地下水和冻土的原因。低处的河谷和盆地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有冻土层存在,因此,森林无法延伸至此。东北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有些地区,森林生长在山坡上,河谷和盆地是湿地,没有森林。在荒漠地区情况相反,森林出现在沿河两岸,出现在湖边和盆地。如塔里木河、和田河、克里雅河、黑河等沿岸的胡杨林。

(4)焚风的原因。在横断山区,一些河谷是干旱河谷,森林只出现在山顶,这就是焚风

3 / 18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所致。迎风坡把季风带来的降雨都留下了,越过山顶下沉的风又干又热,因此,森林无法向下延伸。

四、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存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空间大;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 空间 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 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气候 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 ①缺少×××,天敌少;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 环境 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 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天敌 ②受到×××天敌威胁 人类 活动 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专题5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案 05 整体性与差异性 核心知识 【p48】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形成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通过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三大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一个区域的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差异性成因 2.表现 (1)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响因素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分布特点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