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6讲电化学基础专题追踪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第6讲电化学基础
考向一 新型化学电源的分析与推断
1.(2018·全国卷Ⅱ)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23-+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
-
[解析]高氯酸根离子是阴离子,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装置,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正确;由题图结合电池总反应知,充电时释放二氧化碳,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B正确;放电时,正极反应可以理解为“CO2得到4e还原为C,余下的两个O进一步结合CO2生成CO23-”:3CO2+4e===2CO23-+C,C正确;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
-
-
2-
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应为碳失电子生成CO2,D错误。
[答案]D
2.(2017·全国卷Ⅱ)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1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解析]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一系列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Li2S8→Li2S6→Li2S4→Li2S2,其中可能有2Li2S6+2Li+2e===3Li2S4,A项正确;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02 mol电子,负极有0.02 mol Li(质量为0.14 g)被氧化为Li,则负极质量减少0.14 g,B项正确;石墨烯能导电,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C项正确;充电过程中,Li2S2的量逐渐减少,当电池充满电时,相当于达到平衡状态,电池中Li2S2
+
+
-
的量趋于不变,故不是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D项错误。
[答案]D
3.(2015·全国卷Ⅰ)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解析]由题意可知,微生物电池的原理是在微生物作用下O2与C6H12O6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氧气在正极反应,由于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则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没有CO2生成,A项错误;负极发生反应:C6H12O6-24e+6H2O===6CO2+24H,H在负极区生成,移向正极区,在正极被消耗,C项正确;总反应为:
+
+
-
+
-
+
C6H12O6+6O2===6CO2+6H2O,D项正确。
[答案]A
4.(1)(2018·天津卷)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
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
题:
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6CO2+6O2-===3C2O24-+6O2
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2)(2017·北京卷)实验证明Ag+Fe===Ag+Fe能发生,装置如下图。其中甲溶液是
__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
(3)(2016·江苏卷)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形成许多微电池。将含有Cr2O27-的酸性废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习题资料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