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白鹿原》中田小娥与白灵的人物形象
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在父亲给她的包办婚姻上也是表现出了她女性意识觉醒最明显的一点。不顾父亲的脸面,毅然决然地让同学带信给对方,拒绝了这门婚姻,父亲将她扫地出门,断绝了父女关系。这并不是她不孝,和父亲作对。而是她作为旧时期的完美女性代表。她认为婚姻是作为有一定感情基础的结合。是建立在心灵层面上的感情默契。而不是世俗的伦理道德,门当户对。这是作为一个在觉醒的新时代女性所应该具备的价值观。也是她对封建礼教的一次较大的反抗。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积极参加了共产党,和鹿兆海私定终身。当发现两个人志不同道不和时就果断的分手。大胆与同自己志同道和的鹿兆海结合。在自己的感情上,她从来不含糊,清醒地加以把握与抉择,把婚姻的自主选择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参加革命工作的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党所赋予的任务,一次活动,因砖打了来调解学运的民国政府教育部长而暴露了身份,不得不转移出城去根据地,在根据地肃反时,因党内部错误无端受怀疑而被活埋。白灵可以说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女子,从一出生就具有反叛的性格,她是小说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她身上既有野性十足的活力,又有经过都市现代文明熏陶而明辨是非的大气。
二、田小娥与白灵的比较
(一)不同的生活环境:压抑和自由
田小娥出生在一个腐朽的秀才家庭。接受的是传统的三从四徳,在家从父在外从君的保守教育。她早先是郭举人的小妾,实际地位“连猪狗都不如”是一种供人玩乐的奴才,性奴隶。她与黑娃的相遇和偷情,是闷暗环境中绽放的人性花朵,尽管带着过分的肉欲色彩。毕竟是以性为反抗的基础。被休回家后,父亲气的躺在炕上面。心里希望赶紧把她打发出门。知道有人愿意娶她。父亲立马同意,病也好了一半。不要彩礼,还倒贴银元,只是有一条戒律。就是再不许女儿上门。待日后过好日子在说。在尝够封建伦理的假仁假义,作为封建家庭里的女性。没有任何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生存空间。小娥渴望的人生理想不过是当个名正言顺的庄稼媳妇罢了。可这一点在这个封建礼教牢固的当时。也只能成为心里的幻想而己。在得不到任何人的接受与被戏弄、利用后。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也只能以失败而告
终。小娥整个短促的一生都是不幸的。她的悲剧是封建礼教的纲常名教造成的。而她只不过是牺牲中的一个。
白灵出生的时候,一只百灵子正在庭院的梧桐树上欢叫着,因而得名“白灵”父亲是一个浸润着深厚文化的传统的封建族长。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和代言人。是家族的传统权威,他在培养儿子时都是严格按族长的继承人来要求。但对于女儿的溺爱,使白灵的个性得到自由成长。任性的白灵不顾父亲的阻拦而跑到了省城读书。父亲去找她。她就以死相抗。父亲只得妥协。这是她对封建礼教反抗的第一个胜利。在城里面,随着年龄和接受的新知识与社会经验的增长。反抗的世界越大,反叛包办婚姻,反叛没有共同同理想的爱情。她出生于封建礼教思想浓厚的家庭。家长按照男权文化的思想标准来塑造后代。但她却有抗争男权社会的反叛精神。我们在她身上似乎看到了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凸现的女性主体性。比较文中的女性。白灵则是女性解放的成功者。父亲的溺爱,新文化的洗礼,爱情观的追求等都给予她营造了自由美好的氛围。使得个性最自然成长。成为文中最具独立意志的现代女性。
(二)不同的人生经历:被凌辱与被放纵
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田小娥,从小接受着三从四德的传统思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可反抗的。年轻貌美的她被父亲许配给己经入土半截但家境好的郭举人做二房。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娥必须忍受着传统妇德不公平待遇,维持自己在这个封建家庭的生存权利。白天受大房欺负。晚上还得给郭举人充当泡枣的工具,过的连猪狗都不如.在百鹿原上,得不到人的接受,也没有尊重可言。“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掏旁人一把麦苗柴禾,我没骂过一个长辈,也没揉戮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可黑娃不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子。村里住不成,我跟黑娃搬到村外烂窑里住。族长不准俺进祠堂,俺也就不敢去了,咋么着就还不容让俺呢?大呀,俺进你屋你不让,俺进你屋没拿一把米也没分一把蒿子棒棒儿,你咋么找还要拿梭镖刃子捅俺一刀?大呀,你好狠心??”{130页}一段诉说,正是她向封建礼教发出的最强烈抗争的声音。小娥这个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神圣的名义下被凌辱与被损害。
正是在传统礼教观的束缚下,田小娥的父亲、郭举人虽都饱读诗书,但他们在制造田小娥屈辱命运的同时没有感到任何内疚和自责。
白灵是原上最美丽的女性,她活的光彩耀人,用自己的思想去实现所理想的事,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得美丽娇艳。给原上带来生机和活力,在父亲的放任中,没有被任何封建气息所感染。是父亲放松传统封建宗法文化的灌输而产生的自由精灵。她一生中有两件事情最重要,爱情和革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爱情观上她独立自主。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她和封建家庭决裂后,将所有热情投入革命工作中,教会学校停办。她就参加了临时办起的国民革命培训班。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用投硬币的方式选择政权。但国共分裂后。白灵被当权的党政府抓共产党员塞枯井的行为刺激。让她在大是大非面前重新选择了共产党。在后来的一场肃反运动中被猜忌而活埋。生命之花如同烟花璀璨绽放的短?。和小娥的死不同,她是死于一个革命进行中所犯的错误意外。她是作者理想化的女性。面对封建礼教的压力和动荡不安的战乱。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惜付出了生命,她是新文化女性的代表,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而做命运的主人。
(三)不同的抗争方式:身体与意志
作为一个女人,小娥想拥有一个普通女人所拥有的安安稳稳的生活。渴望能被呵护,能得到平等与尊重。但在封建礼教男权主义为主导权下,女人只是生育工具和性奴隶。在没有任何反抗力的情况下,用她那仅有的可怜身体去争取一点存在的价值。在郭举人家,白天受大房欺负,睌上在大房的监视下将三颗枣塞进下身,成为泡枣的工具。面对这样的凌辱,她也只能被着反抗,等大房一走就把枣掏出来扔进尿桶里。用她的尿泡下枣给郭举人吃,这是她第一次的反坑。黑娃的出现。给了她新的希望,更进一步激发了她对自己屈辱面运反抗的意志和愿望,她希望能在黑娃的身上找到身理或者更多的心里上的慰藉。但回到白鹿村,得不到族人的接受。使她的反抗在一次失败。当鹿三将她杀死在炕上,冤魂不息的小娥将不甘和仇恨以瘟疫的形式发泄出来。无论这样抗争。最终还是死亡。压在她尸骨上的那座六角塔,烧骨灰时飞出几只飞蛾,也被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势力毫不留情地用野火烧成灰烬。以此来使她永出不得
翻身。不给她任何救赎的机会。这些进一步表现了在封建礼教的强大势力对她最后一丁点反抗力量的压制。
相比之下,白灵的反抗 是剧烈的,如同火山爆发,她是白鹿村第一个进私塾读书的女孩子,在父亲的反对中。以死相逼,逃到城里继续念书。为了自己的爱情,果断的拒绝父亲定下的亲事。与鹿兆海私定终身。却在两人志不同道不合时毅然分手。绝不拖泥带水。她就是她自己。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没有人可以阻止她前进的道路。然而白灵的选择却没有能超越当时的政治斗争现实。在政治斗争中,她受冤入狱,以一句“你比我渺小一百倍。”{545页}而坦荡。面临死亡豪不畏惧,是一种白鹿惊魂的傲气。通过自己意志的斗争。追求到了爱情和事业,活的轰轰烈烈,她是一个勇敢的叛逆者。她从个性解放出发,却以党性取代个性作为归宿,促成了她个人悲剧的根源。
(应该加上一个结论,这样才能与前言呼应)
在这里加一个结论500字左右就可以,论文内容需要修改,不离题。加上引用重复率在百分之二十这样。论文字数在7000字以内。 注释:
○1张颐武:《〈白鹿原〉断裂的挣扎》,《文艺争鸣》[J]1993年6期
○2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J].小说评论,1993年第2期 ○3陈忠实:《〈白鹿原〉创作漫谈》[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4期
○4陈忠实:《〈白鹿原〉创作漫谈》[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4期 ○5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93
年第二版,471.
○6陈涌:《关于陈忠实的创作》[J]北京:《文学评论》,1983年3月 ○7郑周明.《〈白鹿原〉的女性悲剧探索》.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8张恒学.《白鹿原》的历史悲剧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2001(2). ○9王赫延.在传统文化得祭坛上——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 ○10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M].团结出版社,1993. ○1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30 54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