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练 新人教版必修1

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练 新人教版必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3:16:28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本题考查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注意甲选择楼房为参考系,故甲的运动状态可以确定,然后再根据甲的运动确定乙、丙的运动.

3. 解:A、学校作息时间表的数字是一个个的时间的点,如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7:45,7:45是指时刻,故A错误;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19点是时刻,故B错误; C、3月3日15:00对应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C错误; D、11.2秒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所以D正确. 故选:D

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4. 解: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质量及体积大小无关,比如原子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时,原子不可以看成质点,同时,质量体积很大的物体在某种问题中也可以忽略大小,看作质点;故A错误.

B、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才能相等,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的大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错误;

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知道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才能相等; 明确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存在加速度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质点、平均速度、位移路程以及加速度的定义,要注意加强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同时对于相近知识点要注意准确掌握,明确区别和联系. 5. 解:位移表示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遵从矢量合成法则,可知位移为:

x=km=10km

路程表示路径长度,遵从数学加减,故路程为: s=6km+8km=14km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位移表示初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表示路径长度,由此分析即可.

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定义,明确位移和路程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计算,基础题. 6. 解:A、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 B、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故B错误; C、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故C错误; D、力、加速度都是矢量,故D正确; 故选:D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本题关键要掌握物理量的矢标性,特别是矢量要掌握其方向特点,知道矢量与标量的区别. 7. 解:A、第2s内的平均速度v=m/s=4m/s,故A正确;B错误;

C、由于物体做一般的曲线运动,故无法求出瞬时速度,故CD均错误; 故选A.

5

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求得各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但由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无法求得瞬时速度. 在解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不能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8. 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故A错误;

B、速度较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可以很小,如初速度很大,末速度很大时,速度的变化就较小,故B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但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速度大,速度变化率不一定大,比如高速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速度很大.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

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本题考查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能力,要从两个量的物理意义、定义等方面进行理解,并加深记忆. 9. 解:规定以垂直墙壁向里为正,则:

a==m/s2=-18m/s2

所以球在与墙碰撞的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18m/s2,方向垂直墙壁向外 故选: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即可求解,但要规定正方向.

对于矢量的加减,我们要考虑方向,应该规定正方向. 10. 解:由加速度a=

公式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可以与初末速度的方向相反;

故选:D.

匀变速直线运动分为匀加速和匀减速两种,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要注意掌握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11. 解:A、汽车刹车到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t0=

=

=2s,2s末汽车速度未减为零,则

v=v0+at=12-6×1m/s=6m/s.故A正确.

B、由于2s末速度已减为零,则刹车后3s末的速度为零.故B错误. C、刹车后1s内的位移x=v0t+

=12×1-=9m.故C正确. =

=12m.故D错误.

D、刹车后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则x=

故选:AC.

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公式求出刹车后的速度和位移.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学公式,注意汽车刹车是道易错题,关键要知道速度减为零后汽车不再运动.

12. 解:A、在说明为匀加速的条件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必相同,故A正确;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不一定是负值,故B错误; C、初速度方向选为负方向,且做匀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也为负值,故C正确;

D、匀加速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匀加速方向必为正值,故D错误; 故选:AC.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匀减速运动中,速度方向可正可负,但二者方向必相反;加速度的正负与速度正方向的选取有关. 正确理解高中物理概念对做选择题很有帮住,不妨经常背诵一下重点概念,配合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13. 解: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为:a1=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a2=

.负号表示方向,故BD正

6

确,AC错误. 故选:BD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初末速度和时间求出加速度,注意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基础题.

14. 解:A、加速度等于零,速度可能不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物体的加速度不等于零,速度一定在变化.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误;

D、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在减小,则加速度减小,但如果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则速度却在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变化,一定具有加速度,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力、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明确加速度由力决定,和速度没有关系.

15. 解:A、雨滴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故AB错误,C正确.

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逐渐减小,则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加速度为0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CD 根据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16. 根据位移的大小,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位移和时间进行求解,基础题. 17.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等于末速度减去初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解加速度.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在同一条直线上如何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关键是注意速度矢量的方向. 18. 解:(1)令弹丸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子弹的初速度v1=10m/s,末速度v2=7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弹丸的加速度

=-3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令足球初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知足球的初速度v1=10m/s,末速度v2=-7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此过程中子弹的加速度:

=-17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掌握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这是正确解决本题的读取,不难属于基础题.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本题考查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注意甲选择楼房为参考系,故甲的运动状态可以确定,然后再根据甲的运动确定乙、丙的运动. 3. 解:A、学校作息时间表的数字是一个个的时间的点,如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7:45,7:45是指时刻,故A错误;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19时开播,19点是时刻,故B错误; C、3月3日15:00对应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C错误; D、11.2秒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所以D正确. 故选:D 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