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堂智慧艺术期末试题
有效的课堂问答只需要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不需要激发学习者的外在动机。 得分/总分
?
A. ?
B.
0.50/0.50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解析:有效的课堂问答既需要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也需要利用学习者的外在动机。
29
判断(0.5分)
刘老师今天在课堂的最后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在总结的提问中属于偏整体的问题。 得分/总分
?
A. ?
B.
0.50/0.50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解析:这个问题在总结的提问中属于偏重点的问题。
30
判断(0.5分)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后进生提问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向优等生提问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得分/总分
?
A.
0.00/0.50
?
B.
正确答案:B你错选为A
解析:这样的观点是一个常见误区,事实上,所有学生都应该面对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只有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才会激发人的求知欲。如果后进生永远面对低认知水平问题,他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只要教师能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后进生也可以回答高认知水平的问题。
31
判断(0.5分)
特级教师王栋生执教《祝福》一课时,向同学提问“如果柳妈和祥林嫂的位置交换,祥林嫂会不会诡异地对柳妈说?锯成两半?”。这个提问体现了水平思维。 得分/总分
?
A.
0.50/0.50
?
B.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2
判断(0.5分)
小王同学是刘老师班上的一名学生,他最近经常在刘老师的课上走神,不参加小组活动,作业质量也相比以前出现了明显下滑。刘老师为了改善小王同学的情况,每天都在下课的时候与小王同学做一些简短的交流,了解小王同学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在交谈中邀请小王同学都参加课堂问答和小组合作。刘老师在接下来的几次课堂中特意提了几个小王同学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小王同学起来发言。经过刘老师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小王同学又重新燃起了对课堂的兴趣,回到了热闹的课堂中。 刘老师采取的活动是“种植问题”。 得分/总分
?
A.
0.50/0.50
?
B.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3
判断(0.5分)
特级教师张祖庆在执教“微电影写作”一课时,让学生分三段观看一部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世界的另一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录关键词、续编动画片,俨然成了动画片小编导,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文字写下来,写作兴趣很快就被点燃。这个案例说明垂直思维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创意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 得分/总分
?
A. ?
B.
0.50/0.50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解析:在这里,特级教师张祖庆运用的是“水平思维”中的“思维跨度”,而非垂直思维。
34
判断(0.5分)
在一次教研组活动中,教师们采用六顶思考帽的方法围绕“如何让学生充分地思考”问题进行研讨。刘老师拿到了“用事实陈述问题”的白帽子,王老师分到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绿帽子。刘老师在讨论中说道:“戴老师这节课提了60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等待时间最长的问题是20秒,最短的是1秒。等待时间不足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充分”。王老师说道“我觉得问题提得太多是导致等待时间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借鉴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思路”。
刘老师和王老师的讨论与她们的思考帽相符。 得分/总分
?
A.
0.50/0.50
?
B.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5
判断(0.5分)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珍珠鸟》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刚才你们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 ;“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不动声色。
上述案例是通过探问的方式使设计的问题在开放和封闭维度上挪动,运用填空的方法降低问题的难度。 得分/总分
?
A. ?
B.
0.50/0.50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解析:上述案例中,窦桂梅老师将问题的答案限定为一个成语,同时提供了线索,告诉学生是在书本上的,所以是一个引答。
36
判断(0.5分)
下表是一项对比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特级教师课堂中出现次数比较高的理答方式都是指向思维过程的,而不是简单的思维结论。 得分/总分
?
A.
0.50/0.50
?
B.
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
37
判断(0.5分)
反刍只能由教师完成,学生自身无法完成反刍。 得分/总分
?
A. ?
B.
0.50/0.50
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