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对互联网金融的国内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对互联网金融的国内外研究
作者:王文雅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银行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作为一种互联网与金融业相结合的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的理论框架一一在新的架构下银行业已经不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现阶段的理论体系,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国内外研究现状 金融中介 风险控制 一、前言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业态和全新的商业模式:其价值主张更加强调方便、快捷和客户体验,目标客户是小微企业及新一代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借贷双方的直接联结,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实现开放、交互和无缝接触,主要成本来源于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质变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广大,但是供给奇缺,需要大规模发展,小额信贷就是重中之重,中国的自金融模式非常有希望,市场非常大,有很多的细分领域,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可以成就多家企业。作为有志的企业家,未来的职业经理人,完全可以从今天开始,审慎积极地去看待,抓住小额信贷、微金融发展的机遇。 二、国外研究状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趋势的涨高,互联网金融早已经在国外的市场生根发芽,促使着金融机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于1971年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1995年10月18日美国3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预示着网络金融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目前在欧美国家的主要模式大致分为六种: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银行、互联网证券以及互联网保险等。由此看到国外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国外的互联网金融也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这些金融产品大多没有获得实体经济的接受与认可,存在信用风险;其次,它们的安全性堪忧,账户数据和资金安全存在隐患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