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量与质之和所达到的综合效果。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每一位教师都期待每堂的教学活动是快乐的,但我常听到老师讲“我天天告诉自己我要心平气和地度过这一节课,但是……。”“我要尽量不让自己被激怒、发脾气,但最后我都不能克制自己。”相信很多一线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种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大家带来思考,便于各位教师能提出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
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如语文课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一定要简明、实用,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如果只是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的生平,以及对祖国作出的巨大的贡献,无疑是枯燥无味的,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周总理是个高不可攀甚至被神化的人,距离感由此而生。所以我首先问同学们他们眼里的周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课
堂的气氛便被调动起来了,然后再引用一些周总理智斗美国记者的有趣小故事,引起同学们兴趣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如此同学们会好奇这样幽默机智的周总理在工作中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然后再开始课文内容的学习,水到渠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比教师的主观灌输更有效果。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如:“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蜂罗列、形态万千。”这些“静、清、绿、奇、秀、险”的山水特点和优美画面无法单纯从文字中获得亲切体会与每感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地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那清澈碧绿的漓江水,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在一片情不自禁的由衷赞叹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在浓厚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
读起课文来。课文最后一段所描述的优美画面以形象地印进学生的脑海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已无须多言。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让他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他的潜力.所以在设计教学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
要提高课堂效率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 “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能称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三、及时改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是赢得学生心灵的最大秘诀。课堂是属于教师主导的课堂,不要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应首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欢迎吗?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教学方法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方法得当,自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适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技巧,在课堂中,我经常使用“你真棒”、“你太会想像了”、“你的动作太精彩了”、“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真让老师高兴”、“你一定会成功的”等这些催人奋进的话语,滋润孩子的心田,给学生以动力,这样学生就想去“冒冒尖”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去。 四、对学生严格要求,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