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节 含解析 精品

2016-2017学年高中湘教版 地理必修3检测: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节 含解析 精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5:51:28

第二章 第二节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P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B.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C.是未来的主要开垦耕地 D.是我国珍禽丹顶鹤的栖息地

解析: 沼泽地被大量开垦成耕地,会对当地气候、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能力等造成显著影响,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答案: C

2.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能成为一种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解析: 根据将“北大仓”逐步变回“北大荒”是要保护沼泽地,而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沼泽地的生态环境,故可排除将沼泽地作为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的可能性。

答案: D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3~5

题。

3.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森林面积减少 ②环境污染 ③城镇建设 ④兴修水利 A.①② C.①④

4.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频率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A.②③ C.①②

5.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B.②④ D.①④ B.①③ D.②③

解析: 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于水污染、城镇建设等,使湿地破坏严重。第4题,湿地水污染后,将会使许多水资源不能被利用,从而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程度;同时水体污染后,有害物质也会富集到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第5题,湿地有着较好的环境效益,因此不应该将湿地改造为农业用地,而应充分利用湿地水域发展水产业,充分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答案: 3.D 4.C 5.D

中国新增9处国际重要湿地,其中四处在云南,分别是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4块高原湿地。读图,完成第6题。

6.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解析: 此地处于云贵高原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形相对低洼、易积水;植被较

好,能涵养水源。

答案: D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科学家誉为“生态处女地”。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后果的正确叙述有(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的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8.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措施正确的叙述是( ) A.必须停止经济建设,将居民全部迁出自然保护区,切实保护环境 B.恢复和扩大天然植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适量迁移当地居民 C.青藏铁路不应在此穿过,否则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将落空

D.要积极建设人工草场,恢复天然林,此地不能实施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战略

解析: 第7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植被被破坏,野生动物减少。这种情况会使当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三条大江的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也相应减少。第8题,要保护当地环境,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是不现实的,只有加快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大力恢复当地植被,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答案: 7.B 8.B

9.若尔盖湿地(102°29′E~102°59′E,33°25′N~34°00′N)总面积300 000公顷,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为若尔盖湿地,该湿地地处__________________高原。 (2)图示为该地区7月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推测该地区的地势有何特征? (3)简要分析在该地区形成草本泥炭沼泽的自然条件。

(4)人们大面积开挖沼泽中的泥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5)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有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经纬度信息可推测出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根据该地的位置、温度西低东高的特点和地势高低与气温的相关关系,可推测出该地的地势特点;大面积开挖泥炭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沼泽的功能破坏后产生负面效应方面来思考;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可从湿地在美化和保护环境、调节气温等方面的作用来思考。

答案: (1)青藏

(2)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3)水源充足,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4)生态平衡被破坏、沼泽萎缩、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系统被破坏。

(5)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精品推荐 强力推荐 值得拥有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P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B.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C.是未来的主要开垦耕地 D.是我国珍禽丹顶鹤的栖息地 解析: 沼泽地被大量开垦成耕地,会对当地气候、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能力等造成显著影响,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 答案: C 2.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能成为一种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