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2
(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地理冲刺卷0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 “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1-3题。
1.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
A. 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 C. 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 2. 图示( )
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 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 3.图示四地( )
A.甲地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 乙地河流水系发达 C.丙地可种植喜热耐旱的作物 D. 丁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答案】1.B 2.A 3.C
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A项正确;非洲南端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
- 1 -
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热带沙漠气候,故B项错误;丙地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故C项错误;丁地为南半球的热带沙漠气候,故D项错误。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项错误;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故河流的支流较少,B项错误;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可种植喜热耐旱的作物,故C项正确;丁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故D项错误。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成因。
海绵城市(右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5.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6.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答案】4.C 5.B 6.A
- 2 -
6.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具有涵养水源,滞留降水的能力,因此其主要作用是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7-9题。
7.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800~1900 B.1900~2000 C.2000~2100 D.2100~2200 8.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 喜湿 B.喜阴 喜湿 C.好热 耐旱 D.耐寒 好旱 9.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答案】7、A 8、B 9、C
- 3 -
考点:读图能力,植被生长的习性,区域植被变化的原因。
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15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10~11题。
10.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疆 11.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答案】10.B 11.C
考点:农业区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