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教案 - 图文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及其地位:
(1)农业: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部门。 (2)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地区分布 1、东西部差异
(1)东西部分界线:以400mm(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分为东南部农耕区和西北部牧区。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3)东部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南北差异
(1)东南部以800mm(秦岭-淮河线)为界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各自的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
(2)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分布呈现“南稻北麦 ”的格局。 (3)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4)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5)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6)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技术水平、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
2、布局原则: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的山区---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耕作业,宜粮则粮;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畜牧业,宜牧则牧;在河湖较多、水流平缓的地方---淡水渔业,宜渔则渔。城市郊区发展郊区农业(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二节 持续协调发展工业
一、工业的地位及分类: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把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重工业,如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把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称为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玩具等。 二、能源与原材料分布:
(1)煤炭资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
a、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尤以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b、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有“乌金三角”之称,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其中山西最多,有“煤海”之称。 (2)石油资源: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最多,有“西气东输”管道从新疆轮南到上海。
b、主要油田:大庆油田(黑)、胜利油田(鲁)、辽河油田(辽)、甘肃玉门油田、新疆克拉
玛依油田。
(3)铁矿资源: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大。
(4)能源分布特点:煤、石油等能源以北方居多,南方多水能
三、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是衡量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九大钢铁工业中心:(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北京、包头、太原、鞍山。 (2)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沿岸地带占5个,有“钢铁走廊”之称) 四、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及分布特点:(北重南轻,中间两个为综合) (1)四大工业基地及特点、中心城市: 代号 ① ② 辽中南工业工业基地名称 京津唐工业基地 基地 ③ ④ 沪(hù)宁杭工业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基地 工业基地的性北方最大综合性工全国最大的综合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重工业基地 质及特点 业基地 性工业基地 性工业基地 中心城市
(2)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我国工业分布表现沿江河、沿海、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五、高新技术产业:
(1)它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为“龙头”的产业,其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主要特点:从业人员中科研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大;成本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所占份额大;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3)分布及分布特点: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中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 大分散、 小集中“ 的特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4)高新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高新技术包含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5)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北京-中关村,我国第一个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号称中国的:“硅谷”。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一、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及现代五大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二、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沈阳、大连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 运速 运价 运量 适合的运输 航空运输 飞机 最快 最高 最少 贵重急需量少等货物运输 铁路运输 火车 较快 较低 较大 远程量大货物运输 公路运输 汽车 较慢 较高 较少 短途运输,灵活方便 水路运输 船 最慢 最低 最大 远程大宗笨重货物运输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最机动灵活,能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
(3)以运输液体、气体为主,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小: 管道运输。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1)一般说来贵重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选航空运输。 (2)容易死亡、变质的货物、鲜货、短途可用公路运输。 (3)大宗笨重不急需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可选择水路或铁路运输(靠水则水路,靠铁路则铁路)。 四、交通运输网: (1)铁路主干网。 方铁路干线名称 起止点 向 京沪线 京九线 南京哈线 北 京广线 方向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青藏线 京包-包兰线 东陇海-兰新线(第二亚欧大陆桥东段) 西 沪昆线 方向 滨洲-滨绥线 南昆线 北京-上海 北京-香港九龙 哈尔滨-北京 北京-广州 河南焦作-广西柳州 陕西宝鸡-成都-昆明 青海西宁-拉萨 北京-包头-兰州 江苏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上海-昆明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 昆明-南宁 (2)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3)全国交通运输中心: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等。
(4)青藏公路---“世界屋脊”生命线,承担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 (5)青藏铁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起止点:西宁--拉萨。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1、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北方民居:院落开阔(地形平坦),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墙厚窗小(冬季低温,保温)。南方民居:院落较小(地形复杂),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