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3:26:06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重点) 2.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初期阶段

(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1)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 3.转型阶段

(1)主要特点: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原有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2)人地关系:严重不协调。

(3)主要问题: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 4.再生阶段 (1)主要措施

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②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2)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易错警示]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往往逐渐下降,但并不是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也不是农业生产总值下降。

[自主诊断]

(1)区域发展都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 )

(2)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一直都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等问题的制约。( ) (3)转型阶段的环境污染已经减弱。( ) (4)区域再生阶段的人地关系已经比较和谐。( )

[提示] (1)× 区域发展往往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但也有的区域发展是以便利的交通位置(如石家庄市)等其他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作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壮大的。

(2)×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价上涨等问题并不是在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初期出现的,

1

而是在成长后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排放大量废弃物才逐渐出现的。

(3)× 转型阶段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因此环境污染仍然非常严重,人地关系矛盾继续加剧,区域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4)× 区域再生阶段,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并未完全处于和谐状态。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读美国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发展阶段

【思考交流】

(1)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五大湖周围的钢铁工业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3)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4)“二战”后,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带经济发展逐渐陷入困境,原因是什么? 【提示】 (1)煤矿、铁矿、石油、天然气、铜和铅锌等。相对集中。 (2)五大湖周围的钢铁工业在布局上表现为明显的“资源型”特点。

(3)①五大湖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②五大湖的苏必利尔湖附近有丰富的铁矿;③本区有充足的水源;④有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⑤靠近消费市场;⑥农业基础较好。

(4)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区域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发展减缓。

[归纳总结] 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

2

[指点迷津] 区域的发展一般会经过初期开发、成长壮大到转型调整再到获得再生四个阶段,但再生阶段并非是每个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面临挑战的时候,由于自身缺乏转型、调整的能力和条件,导致经济停滞,从而衰败下去甚至消亡;还有些区域在成长阶段注重各个方面的调整、协调,使人地关系维持在和谐阶段,从而长期处于成长阶段。

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17952018】

(1)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 A.初期阶段 C.转型阶段

B.成长阶段 D.再生阶段

(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 A.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C.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D.生态破坏比较普遍

(1)A (2)C [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人口密集区,南方长江流域人口较少,区域开发较晚,因此,人类对该地区环境破坏较少,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3

2.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美国匹兹堡丰富的煤炭资源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都”。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1)~(3)题。

(1)和匹兹堡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C.水陆交通

B.铁矿石 D.煤炭资源

(2)山西比匹兹堡欠缺的发展条件是( ) A.广阔的市场 C.便捷的交通

B.政府的支持 D.劳动力素质

(3)为尽快促进山西的区域发展,应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1)A (2)C (3)A [第(1)题,匹兹堡临近五大湖,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山西水资源缺乏。第(2)题,匹兹堡因为靠近五大湖,所以有便利的水运;其次铁路运输也非常发达。第(3)题,煤炭的开采附加值低,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帮助不大。]

[图 表 解 读·悟 技 巧]

[图表探讨]

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

探讨1.该地在阶段Ⅰ“地广人稀”,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

【提示】 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

探讨2.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重点) 2.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初期阶段 (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1)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 3.转型阶段 (1)主要特点: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