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学作业(完成稿定稿)
3.某厂50个工人的工资资料如表所示,试计算平均工资。
某厂50个工人的工资资料
技术级别 1 2 3 4 5 合计
月工资(元)x 146 152 160 170 185 - 工资总额(元)m 720 2280 2880 1700 370 7960 4.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表所示: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
月工资(元)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合计 甲单位人数(人) 4 25 84 126 28 267 乙单位人数比重(%) 2 8 30 42 18 100 根据上表资料:
(1)比较甲、乙两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2)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9
5.有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为81分,标准差9.9分,乙班的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分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学生人数/人 4 10 20 14 2 50 要求:
(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 (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6.下列数据为某城市10户家庭的年收人资料(以人民币元为单位〕
12,222、11,800 、9,226、13,555、17,416、 18,527、152,936、14,82l、6,517、10,648 (1)计算出极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 (2)请计算出四分位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 (3)请计算出平均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 (4)请计算出标准差以衡量其离中趋势。
(5)上述四者你认为哪一个是对这组数据的离中趋势的最佳度量?为什么?
作业成绩 批改教师 批改日期
10
第四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一、判断题
1、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
2、计算期各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之比,实际上就是各期定基发展速度之和。( )
3、年距增长量、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皆不受季节波动的影响。 4、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是前期水平与100之比。( )
5、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
6、在时距扩大法中,时距扩大后新数列的项数比原来数列少得多,因此,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满足消除长期趋势、分析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的需要。( ) 7、一般来说,对于含有周期变动的时间数列,采用的序时项数应与周期长度相一致,以便消除周期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影响,准确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 ( ) 8、同期水平平均法是根据三年以上的历史资料,求出同月(季)季节比率,来计算季节指数分析季节变动的方法。( )
9、移动平均法比同期平均法在计算季节指数方面稍优越。( ) 10、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分析预测常用的方法是剩余法。( ) 二、单选题
1.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一项数值 B、二项数值 C、三项数值 D、四项数值 3.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①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②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11
③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④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4.某地区2000-2006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动态数列是( )
①绝对数动态数列 ②绝对数时点数列 ③相对数动态数列 ④平均数动态数列
5.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 )。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6.间隔相等的不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公式为( )
A.a??a B.a??afn?f C.a?a0/2?a1?a2???an/2
na0?a1a?ana?a2?f1?1?f2???n?1?fn222D.a?
?f7.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 )。
A、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B、只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C、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不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D、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发展水平的影响 8.时点指标的数值( )
A、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关 B、通常连续登记 C、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 D、具有可加性
9. 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9.2%×8.6%×7.1%×7.5% B、(9.2%×8.6%×7.1%×7.5%)-100% C、109.2%×108.6%×107.1%×107.5%
D、(109.2%×108.6%×107.1%×107.5%)-100%
10.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