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衡焦化厂焦炉炼焦工段岗位操作规程与技术操作规程
4、遇有集气管往外冒煤气着火时,严禁用集气管负压来灭火。
5、装煤时,防止把看火孔盖扫入炉内,炉盖盖反时,不准用脚踩。禁止用手去打开上升管盖。
6、经批准上炉顶的非操作人员,必须安排专人带领,防止烫、烧、跌伤等事故。
第四节熄焦与放焦
1、接班前十分钟到岗位,检查设备运转是否良好,熄焦车铸铁板磨损情况,熄焦车放焦门开关是否良好,焦台闸门启闭是否灵活,皮带磨损情况、传动部分运转是否正常,并了解上一班生产情况。
2、接焦前应检查熄焦车放焦门是否关严,电源、轨道等是否良好,听到出焦信号后应立即开到待出炉号。
3、接焦时熄焦车要慢慢开动,保证红焦均匀分布。 4、遇有故障时,应立即发出信号通知炉顶停止推焦。 5、在开车前及行车时,应不断响铃,并注意前方。 6、当拦焦车发出信号后,立即开向熄焦塔进行熄焦,驶近熄焦塔应减低行速。
7、熄焦要熄透,一般情况下要保证熄焦时间1.5~2.0分钟,在退出熄焦塔,到焦台前应有控水时间,不少于2分钟,在准把大量的水带到焦台上。
8、焦台上有红焦时应及时用水熄灭,不准让红焦落到皮带上。
9、放焦要均匀,用闸板控制,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放焦,皮带上不准残留焦炭。
10、经常检查熄焦水泵,保证正常运转。
11、保持熄焦水池有足够的水位,当用蒸氨废水补充熄焦用水时,严禁熄焦水外排。早班检修时,清扫熄焦塔内及塔外浅水池中的粉焦。
12、每班下班前应清扫熄焦车轨道、皮带机周围的残焦。 13、吸水井中严禁落入异物,以防堵塞水泵。
14、定期打捞深水池内的粉焦,保持池内有足够的熄焦用水。
15、负责维护保养熄焦、皮带机,每班都应加油,如发现马达、轴承外皮湿度过高,应检查原因 ,并报告班长角度
时处理。
特殊操作:
16、熄焦车在接焦过程中遇有突然停电或传动部分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炉顶停止推焦,并把熄焦车用人工拉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及时熄灭车中红焦。
17、熄焦车在接焦过程中,遇有放焦门自动开启,漏出红焦时,应立即通知炉顶停止推焦。设法拉走熄焦车、熄灭红焦,关上放焦门,再重新接焦。
18、在推焦时,由于某种原因熄焦车未能接住红焦,造成红焦落在熄焦车轨道上,此时应迅速用水熄灭,及时清除。
安全操作:
19、在熄焦车头上不准站人,尤其在开车时,不准通过熄焦车头上下焦侧操作台。
20、熄焦车的摩电刷子掉道时,应首先拉下电源,并用 木棍顶起来,不准进行带电作业。
21、熄焦车接到接焦讯号后,不准随便离开接焦位置,在等待接焦时,司机不准离开操作室。
第四章热工操作
第一节 换向与三班调火 一、换向:
1、应准时换向,每隔20分钟换向一次。 2、换向步骤:
(1)关上升侧的煤气阀。
(2)提上升侧的换向板(下降侧的换向板应同时落下)。 (3)开另一侧的煤气阀。
(4)调正煤气总管分管的压力。
根据白班调火工的意见,决定是否除碳,如需除碳,应在换向5分钟后开除碳阀,再在换向前5分钟关闭除碳阀。
3、换向板要提紧、搭严,保证严密,阀门开关时要迅速,关时要关严,开时要开度一致。
4、换向工应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随时调整煤气,烟道吸力在指定数字,并按时做好记录,当煤气压力,烟道吸力不能调至规定数字时,应与调火工联系。
5、每班应清扫支管旋塞,保持旋塞灵活畅通。 6、早班应将换向室的钟与炉顶的钟对准。
7、应经常检查、保养换向室设备及仪表,使之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特殊操作:
8、在正常操作中遇有突然事故,需要停止加热如停电等时,应首先关闭煤气总阀,把总烟道翻板关小,用木板盖住空气口,留出一条小缝,再关上分管睥交换阀门,两个废气板可正常交换,如果停电时间较长,应加强种种密封措施,尽量减少空气进入炉内。来电时,应首先把烟道翻板开到正常位置,拿掉空气口上的木板,两个换向板处于正常交换状态,然后打开炉顶回炉煤气管上的放散管待煤气合格后,方可关闭放散管,并通知换向室打开煤气总阀,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打开换向室放散管,待确定煤气总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始往炉内送煤气。送煤气时必须注意两个废气板的位置。
安全操作:
9、在换向操作中,严格遵守换向顺序,严禁废气板未交
换过来时,(即废气板尚未落下)就往炉内送煤气。
10、在换向时,严禁两座炉子同时交换。
11、在加热煤气总压低于30毫米水柱时,应关闭总阀,实行停止加热措施。并立即报告班长。
12、在清扫加热支管调节旋塞时,不得面对支管,以防烧伤。
13、非换向工,不得随便乱动阀门和换向设备,在换向室内不得随便动火(包括抽烟在内)。 二、三班调火:
1、三班调火工应根据规定的加热制度,调整火道温度,并使直行温度均匀稳定。
2、三班调火工,每班测四次温度,每隔两小时测一次温度。
3、测温在换向后五分钟开始,测温线路每次应该固定。看火孔盖应随测随打开,不应同时打开三个以上,测完后应立即盖上,测温时间不超过四分钟。
4、机焦侧直行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10℃以上时,应与班长或长白班调火工一起找原因,必要时可适当调整热制度。调整加热制度后,一定要作好记录。说明原因,并签字记下时间。
5、如在操作中(特别是夜班)遇到天气变化,煤气温度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燃烧不正常时,应根据立火道的燃烧情况来调节吸力和煤气压力,并作好变更原因和时间的记录。炉顶看火孔压力应保持在±0毫米水柱左右。
6、每班测完温后,应计算直行温度的班均匀系数。由车间计算昼夜安定系数和均匀系数。
计算方法:
(1)K均={(M—A机)+(M—A焦)}/2M
K均:直行均匀系数。用以鉴定每班或一昼夜直行温度的均匀性指标。
M:每座焦炉的燃烧室数。
A机:机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边炉±30℃)的个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