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七月月考试题
12.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滑轮大小不计且光滑。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2112?m?mA. B. 0 D.0 C.ktan?mtan?三:计算题(4小题,10分+10分+12分+13分=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s=6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车做初速度大小为12m/s加速度大小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甲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0-6s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一部分,6-12s
是直线,两部分平滑相连),
求:(1)甲车在开始计时时刻的速度v0和加速度a (2)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两车何时相遇?
14.宇航员耿耿驾驶宇宙飞船成功登上“NNSZ”行星后,在行星表面做了如下实验:将一根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过O点的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整个装置绕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在小球转动过程中的最高点处放置一光电门,在绳子上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力的传感器,如图甲,实验中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以确定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同时记录传感器上绳子的拉力大小F,即可作出小球在最高点处绳子对小球的拉力与其速度平方的关系图,如图乙;已知行星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行星自转影响。
(1)结合实验和图象所给信息,写出小球在最高点处F与v的关系式; (2)请求出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用b,L,R表示); (3)请求出该行星的密度(用b,L,R,G表示)。
15.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
,从A到B长度为16m,传送带以
的
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
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留下黑色划痕,已知煤块从A到B的时间。
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划痕的长度。
,
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
,求:
若传送带逆时针运转的速度可以调节,物体从A点到达B点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16.如图甲所示,质量
的平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
的物块(可
视为质点)叠放在平板上方某处,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平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在
内该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末撤去拉力。已
知物块未从平板上掉下,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
(2)末物块和平板的速度大小、以及
末物块和平板的速度大小、; (3)平板的最短长度。
高三物理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4分×10=40分。其中1至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8至10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全得4分,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
,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
。求:
内物块和平板的加速度大小、
题号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二:实验题(共15分,11题6分,12题9分)
11.(1) (2) (3)
12.(1) (2) (3) 三、计算题(4小题共45分,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3分) 13.(10分)解:
14:(10分)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