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廖版现汉名词解释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能够使用替代法来确定语素。掌握语素的不同分类,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按照组合能力(成句或构词能力),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不定位粘着语素和定位粘着语素)。}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由语素构成。(词与语素的区别方法——剩余法;词与短语的区别方法——扩展法。)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可以分为专名和熟语两类。其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自由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可分为两类:简称和数词略语。简称:和全称相对,是较复杂名称的简化形式。数词略语:就是对一些习用的联合短语,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语素加上短语包含的项数构成。)
词根:指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 词缀:指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单纯词,多音节的单纯词主要分为联绵词、叠音词、音译外来词。
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包括双声、叠韵和非双声叠韵。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的三种构词方式:a复合式(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b重叠式、c附加式(前加式和后加式)。]
第二节 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词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词义通常是指词汇意义,广义的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词义的性质:1.概括性:词义为了准确地反映词所表示的对象的范围,便须舍弃各种事物或现象的个别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2.模糊性: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它是客观事物连续性的反映。但是词义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是相对而言的。3.民族性:同类事物不同的语言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可以不同。词义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理性意义上,也表现在附加色彩上。 词义的构成:理性义和色彩义。
理性义:又叫概念义、主要意义,是指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其作用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定一个范围。
色彩义:是在理性义的基础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义要素。色彩义往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与使用者的感情、使用的场合(语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词的来源(来源于古代书面语、现代方言、某种社会集团等)有一定的关系。(色彩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其中具有褒义感情色彩的叫做褒义词,具有贬义感情色彩的叫做贬义词,既没有褒义色彩又没有贬义色彩的叫做中性词。)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义项的分类:l.基本义:词的基本的和常用的一个义项,其他的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而来。
2.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的发展转化而来,转义是相对于基本义而言的,分为引申义和比喻义两种。
引申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它又分成近引申和远引申,引申的方式有线条型、放射型、混合型三种。(如“跑”的基本意是“两只脚或条腿迅速前进”,引申出“为某种事务而奔走”[如“跑材料”],再引申出“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如“跑油、跑走”])
比喻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所产生的新的意义。(如“帽子”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用来比喻“罪名和坏的名义”)
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做单义词,
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彼此间有意义联系的词叫做多义词。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义素: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同组中的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第四节 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他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
语义场与类属词的区别:类属词总是由上下位词构成,语义场主要是由同一层次的各词构成,因此可以存在没有上位词的语义场。
同义义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同义词。 同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多个方面:①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从意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集体和个体的不同、搭配对象的不同来辨别;②色彩方面的差别。从感情色彩的不同、语体色彩的不同来辨别;③词性方面的差异。
同义词的作用:①使语言表达精确和严密;②使语体风格鲜明;③使文句生动活泼和富于变化;④使语气委婉;⑤同义词连用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反义义场: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反义词的类型:①互补反义义场;②极性反义义场。
反义词的作用:①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表达事物特点;②连用可以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③可构成对偶、映衬,使之更加有力;④有对比作用,可以临时创造反义词,使语言更新颖简练;⑤还可以构成合成词或成语。
第五节 4 r8 V. a7 R2 p6 p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上下文语境:一般是指该词所处的同一个句子的其他词或短语。
情景语境:是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陛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l.语境可以使词义单一化;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4.语境表现词义的选择性。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基本词汇: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基本词汇的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是一般词汇,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一般词汇的特点:有很大的灵活性。
古语词:是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古语词的作用:①使语言筒洁匀称;②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③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能够举例说明外来词的类型,包括①音译外来词,②音意兼译外来词,③音译加意译外来词,④字母外来词。 行业语:又叫“专有词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它不受地域限制,受社会专业范围限制。它也是丰富普通话词汇的源泉之一。
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第七节 * T% x y+ V. @: [( L\熟语
熟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成语:是一种具有意义上的整体性和结构上的凝固性的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它的基本特征是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其来源包括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和口头俗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和谜底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分喻意和谐音两类。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词义演变的途径:①词义的扩大;如“搁浅”由专指“船舶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前进”,扩大到指称一切“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②词义的缩小;如“勾当”原有“办事”和“事情”两种意思;现在只剩下“事情”的意思,而且仅指坏事。“批判”原义有评论优点、指出错误两个方面,现在只剩下“分析、批驳错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