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八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2技法突破实战演练苏教版
专题八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
仿用句式(含修辞)、变换句式
1.(2020·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用“遗憾”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些东西,所以无论你怎么选,都难免会有遗憾,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做到十全十美。
答: 解析:以某一成分为开头重组句子,关键要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弄清楚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观察本题中的句子,“都难免会有遗憾”是果,其他成分是因,可以按先果后因的逻辑顺序组句。先把“都难免会有遗憾”变成“遗憾难免会有”;“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些东西”“无论你怎么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做到十全十美”都是遗憾的原因,而“任何选择……”又是“没有什么办法……”的原因,可在“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些东西”前加“因为”,使二者的关系更明确。
答案:(示例1)遗憾难免会有,无论你怎么选,都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十全十美,因为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些东西。
(示例2)遗憾难免会有,因为任何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些东西,无论你怎么选,都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到十全十美。
2.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选A。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近、相关或相对,意境和谐。A项,与上联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对,符合对联写作要求。B项,“芙蕖”与“荷花”结构不同,而且“秋月”对“春风”比“秋月”对“夏日”更合乎意境。C项,“鲲鹏展翼”与“秋月芙蕖”结构不同,因此不宜作下联。D项,“冬雪”与“秋月”平仄一致,也不适合作下联。
3.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现在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请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几句感言。
1
要求:中肯恰当,80字以内。(注意:要针对课文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6分)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答: 解析:仿写的内容要来自于课文中最喜欢的课文,仿写的形式,要采用“初读作品+觉得人物形象+再读+觉得人物形象+多次阅读,发现作品的作用”的答题模式。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示例1)初读《祝福》,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示例2)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一个缩影。
4.(2020·温岭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6分)
如果春天是希望,那么,夏天便是绸缪,秋天便是品格,冬天便是抗争。没有欲望的人因为没有希望,便不会有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便不会深思;没有纲纪是因为没有品格,就不会有守则的思想;没有叛逆是因为没有抗争,也就不会有创新。所以,希望、绸缪、品格和抗争是人类摆脱命运束缚的必备品。
答: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找到基准句,第二步,按照基准句的结构形式改写另外的语句。一般基准句可以是要求改写的任何一句话,但有时要根据前后文来确定最合适的基准句。从本题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前面论述的主体是“希望、绸缪、品格、抗争”,分析要求改写的四句话可知,第二句“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便不会深思”是直接陈述“绸缪”的,最适合作为基准句,然后把其他三句按照“没有……,便没有……,便不会……”的格式改写即可。
答案:没有希望,便没有欲望,便不会行动;没有绸缪,便没有韬略,便不会深思;没有品格,便没有纲纪,便不会守则;没有抗争,便没有叛逆,便不会创新。
5.仔细品读下面的两句诗,补写出“诗眼”句,以表明你对全诗主题的思考。(6分) 云霞在地平线上书写阳光的色彩 树枝在天空中书写风的形象
2
人在________________中书写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认真理解前两句的基础上答题,本题考查的其实是仿写,仿写表面追求形似,实质上追求的是神似。句式是“在……中书写……”。
答案:(人在)尘世(中书写)繁华 (人在)逆境(中书写)辉煌(意思对、写出一句即可) 6.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片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终于明白:生命总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解析:注意选择的人物、事件和品质要吻合,如屈原事件“沉吟江畔,九死不悔”,品质的诠释“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答案:(示例)屈原沉吟江畔,九死不悔,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著书,用一部传世之作解读了生命的意义
7.(2020·瑞安中学高三质检)请在下面横线上补上恰当的三个句子,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且保持语意连贯。(6分)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有什么事情,为了什么原因,我们每天都要开心一笑。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我们要笑对生活中的坎坷,要仿写的三个句子中句意上要与之保持一致。句式要与前文保持一致,使用“……的时候能……,这是一种……”的句式。
答案: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 这是一种大气 无奈的时候能达观地一笑 这是一种境界 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 这是一种豁达
8.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的字数不超过50字。(6分)
示例:翻开《水浒传》,林冲说: “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
(1)翻开《汉书》,苏武说:“ 。”(3分)
(2)翻开《史记》,蔺相如说:“ 。”(3分)
3
解析:本题是对课本内容《苏武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仿写能力的考查。 答案:(示例)(1)英雄需要忠诚。虽然我曾被困北海,但当我用生命拒绝劝降的诱惑,持节牧羊十九年回到汉朝时,我就是英雄。
(2)英雄需要胆识。虽然我曾卑微无闻,但当我在朝堂上识破强秦的欺骗,不顾性命呵斥秦王时,我就是英雄。
9.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青春”另写两句话,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示例:青春是旷野,不是为了流尽溪水,而是要长出森林。
答: 解析: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注意题干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注意句式结构“……是……,不是……,而是……”,注意内容上“旷野”与“溪水”“森林”的联系。
答案:(示例)青春是泥土,不是为了接收腐朽,而是要孕育收获。青春是苗圃,不是为了培育杂草,而是要铺满鲜花。
10.(2020·嘉兴市高三检测)仿照下面小诗的第一节,再写一节,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似。(6分)
屋檐下的鸟巢还在 雏鸟却没有回来 为何耳畔似有 熟悉的吟唱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过去的温馨 是否能够复制 是否能勾起 抹不掉的乡愁
答案:(示例1)天空中的白云还在/风筝却没有飘荡/为何眼眸里还有/嬉戏的身影 (示例2)村子里的老屋还在/炊烟却没有升起/为何脑海里还有/温暖的翘盼
11.根据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下面开头的句式,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三句话。(6分)
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了固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