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的课堂也如此精彩 - 听特级教

计算的课堂也如此精彩 - 听特级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21:27

计算的课堂也如此精彩——听特级教

师丁杭缨《笔算乘法》有感 查找本文相关资源 相关书籍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基本训

练,铺垫练习,例题教学,总结法则,反复操练、形成技能。在这样的课堂上,“纯粹的计算”成了核心的内容,计算教学的目标围绕知识点,定位于牢记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于是计算教学成了单调、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所以老师们在上公开课、研讨课的时候都不大会去问津计算课。最近,笔者有幸听了特级教师丁杭缨的一堂《笔算乘法》计算课,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丁老师的计算课为什么如此精彩呢?我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是丁老师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新教材中,已经没有单独的应用题,都是和计算结合在一起的。丁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新教材的意图,以用引算,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屏幕出示):

先出示6个人的图像和姓名:赵阳 王芳 陈园 孙虹 钱凡 张晴

每人准备30只羽毛球。训练一个月后:

赵阳(12) 王芳(21) 陈园 (21) 孙虹(12) 钱凡 (12) 张晴 (21)

然后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师在屏幕上把数量相同的放到一边) 赵阳(12) 王芳(21) 孙虹(12) 陈园 (21) 钱凡 (12) 张晴 (21)

师:训练前,6人一共有羽毛球多少只?(指名一生)你来提问,跟我相对。

生:训练后,6人一共剩下羽毛球多少只? 师:第二个问题怎么解决?(指名说,板书) (1)赵、孙、钱一共有几只? 12×3 (1)王、陈、张一共有几只? 21×3 师: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步就简单了。

这个情境看起来比较简单,也很朴实,但实践证明它是非常有效的。我觉得它肩负着以下使命:首先,它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计算,以用引算,计算永远都是因为需要,不是为了学而学。由于算用结合,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继学习增加了动力。第二,它提供的资源成为本节课师生共同研究的内容和范例,如12×3 、21×3。这个情境的功能并非停留在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而是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支撑起学生的学习。它就像一根藤,学生可以顺藤摸瓜。 当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需要,切不可为了情境而情境,流于形式上的闹猛和新鲜,不要让情境干扰学习,情境要有数学味,实实在在地为数学服务。 二、正确把握“为”与“无为”的辨证关系。

现在,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要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丁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作为,并不是意味着老师就无所作为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1、教师的“为”在幕后多。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问题情境的创设,课件的制作,对学生认知起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预设,对可能发生问题的预见等等无一不体现着丁老师的深思熟虑,正因为课前的精心作为、巧妙安排,才能有课堂上的从容自如、驾轻就熟,才敢放手让学生去为。2、教师在课堂关键

处理直气壮地“为”。丁老师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这节课的新内容21×3,然后请学生板演了4种方法: (1)21+21+21=63 (2) 2 1 × 3 6 3

(3)20×3=60 (4)21×3=63 1×3=3 2×3=6 60+3=63 1×3=3

然后让学生说说“3”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6”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此明白了算理也懂了。教师的引导出现在关键处。还有,我们不难看出,这四种方法是丁老师在巡视时有意选择的,并非都是学生的偶然。第一种是加法,它既体现了乘法的意义,也让学生明显地感到乘法的优越性。第二种是这节课要掌握的,第三种是口算,它与笔算是密切联系的。第四种是错误的,错误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学生是自己在探索。可喜的是当丁老师和孩子们一

搜索更多关于: 计算的课堂也如此精彩 - 听特级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计算的课堂也如此精彩——听特级教师丁杭缨《笔算乘法》有感 查找本文相关资源 相关书籍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基本训 练,铺垫练习,例题教学,总结法则,反复操练、形成技能。在这样的课堂上,“纯粹的计算”成了核心的内容,计算教学的目标围绕知识点,定位于牢记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于是计算教学成了单调、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所以老师们在上公开课、研讨课的时候都不大会去问津计算课。最近,笔者有幸听了特级教师丁杭缨的一堂《笔算乘法》计算课,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丁老师的计算课为什么如此精彩呢?我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是丁老师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在新教材中,已经没有单独的应用题,都是和计算结合在一起的。丁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新教材的意图,以用引算,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