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练习题(2014)
答案:BCD
7.某工厂为开发一新产品收集了大量技术情报,请指出该厂下列行为中哪些已构成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
A.查阅专利文献、科技报刊而获得 B.出高价向竞争对手的关键技术人员获取 C.从市场上购买同类产品,经反向研究而取得 D.假扮成客户向竞争对手套取
E.使用以盗窃手段获取情报者披露的商业秘密 答案:BDE
8.春节期间茶商场组织商品展卖,采取了以下促销手段。有哪些是正当的商家让利?( )
A.全场羽绒服七折
B.与批发经营者订立合同走帐返还5%货款 C.购买食品100元以上附赠1千克色拉油 D.机关团体采购暗中给经办人5%的回扣 E.向顾客散布文字宣传材料 答案:ABCE
9.下列销售行为中属于搭售的是( )
A.购买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时,买方在卖方的推销宣传下,自愿搭配购买了相纸。 B.出售压模塑胶成形机时,强调“专机专胶”,要求买方必须搭配购买塑胶原材料,不然不保证产品质量,但该塑胶并无特殊成份
C.特许经营中进行一揽子交易
D.限制技术转让受方利用合同技术生产产品的数量 E.交易之外限制技术受方的出口市场 答案:BCDE
10.下列行为中属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有( )
A.未经商标专有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未经商标专有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C.未经商标专有权人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D.未经商标专有权人许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E.经销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答案:ABCDE
11.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行政性垄断行为包括( ) A.限定消费者只能购买指定企业的商品 B.行使政府服务职能时强制搭售某种商品 C.限制外地商品流入所辖地区
D.利用行政手段限制本地技术输往外地 答案:ABCD
12.一经营者在经营中实施下列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ACD) A.用一块牌子写明:“一次性购买皮鞋5双以上的,每双给购买者5%的回扣;介绍购买10双以上的,每双给购买者2%的回扣。”并将所有回扣的款项如实记帐
B.在一次有奖销售活动中,将所有的奖品都提前给了自己的关系户,然后再销售商品 C.因季节变换,将一批服装低于成本销售
D.后因转而经营其他商品将所有的库存都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1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AB) A.一个人明知是他人窃取的商业秘密而有偿取得并使用
B.甲和乙就一项技术签订了一份技术转让合同,同时约定不论该转让协议是否达成,只要受让方接触到了该技术的核心部分,合同中的保密条款永久有效。而在合同未达成后,受让方即将该技术的核心部分全部泄漏给了自己的亲属
C.使用人不知道自己取得并使用的技术是他人骗取来的 D.使用人窃取的技术是早已公诸于世的技术
14.某机场所属的开发公司与某公司合资兴办的天兴公司的出租车于2004年3月投入运营,从此,该机场就不允许其他出租车进入机场运送乘客。机场的这种行为属于:(AB.)
A.机场的行为属于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即限购排挤行为 B.机场属于公用企业的范围,其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C.机场的行为属于正常的业务管理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D.机场虽属于公用企业的范围,但是机场的行为是正常的经营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15.下列哪些选项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商业秘密?(BCD.)
A.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的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B.不为公众所知悉,并经权利采取保密措施,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C.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D.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6.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种关于诋毁商誉行为的表述是正确的?( B.)
A.新闻单位被经营者唆使对其他经营者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与经营者构成共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B.经营者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影响其他同业经营者商誉的信息,只要该信息是真实的,不构成诋毁行为
C.诋毁行为只能是针对市场上某一特定竞争对手实施的
D.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主观心态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17.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ABCD.)
A.甲乙两公司因矛盾激化而终止合同关系,甲公司为报复乙公司,将掌握的乙公司的商业秘密公布于众
B.张三明知某商业秘密是丙公司从丁公司盗窃来的,但为了获取利润,又将其以高价卖给李四
C.甲公司派人重金收买乙公司某技术开发人员,以获取乙公司已采取保密措施的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信息
D.丙公司将盗窃的丁公司的商业秘密高价卖给戊公司
18.某市甲、乙两厂均生产一种“记忆增强器”产品。甲厂产品的质量比乙厂产品好得多,因而其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乙厂。王某是甲厂技术人员。乙厂为提高本厂的市场占有率,付给王某一大笔“技术咨询费”,获取其提供的甲厂技术秘密。乙厂运用这些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进。同时,乙厂在本市电视台发布广告,声称本厂生产的记忆增强器功效迅速质量可靠,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无保证,呼吁消费者当心。另外,乙厂还以高额回扣诱使本市几家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不再采购甲厂产品。本市消费者李某等人在使用乙厂产品一段时间后,不仅记忆力没有增强,反而出现了神经衰弱症状。李某等人在电视台的协助下,向乙厂反映了情况。乙厂随后发现,王某提供的甲厂技术资料缺少几项关键技术,致使乙厂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乙厂的下列行为,何者构成不正当竞争?
A.向甲公司的工作人员行贿,以获得甲厂的技术秘密 B.向本市大型商场的购货人员行贿,使他们只采购本厂产品 C.在电视广告中发布使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D.在电视广告中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者的商品信誉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形式。
19.(题干同上题)对于王某行为的下列表述,何者为正确? A.王某未完整提供甲厂技术资料而获取乙厂重金,构成诈骗罪 B.甲厂可以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且无须提前通知王某 C.甲厂有权要求王某赔偿损失
D.乙厂有权要求王某返还“技术咨询费”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及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20.甲旅行社的欧洲部副经理李某,在劳动合同未到期时提出辞职,未办移交手续即到了乙旅行社,并将甲社的欧洲合作伙伴情况、旅游路线设计、报价方案和客户资料等信息带到乙社。乙社原无欧洲业务,自李某加入后欧洲业务猛增,成为甲社的有力竞争对手。现甲社向人民法院起诉乙社和李某侵犯商业秘密。法院如认定乙社和李某侵犯甲社的商业秘密,须审查什么事实?
A.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属于从公开渠道不能获得的 B.乙社的欧洲客户资料是否有合法来源
C.甲社所称的“商业秘密”是否向有关部门申报过“密级” D.乙社在聘用李某时是否明知或应知其掌握甲社的上述业务信息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的特征。
21.(题干同上题)如法院判定乙社和李某侵权成立,确定其赔偿责任可以采用下列何种办法?
A.按照甲社在侵权期间的利润损失进行赔偿,乙社和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甲社在侵权期间的利润损失无法计算时,按照乙社所获利润进行赔偿,李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对李某按照其在甲社时的工资标准乘以侵权持续时间确定赔偿额,对乙社按其实际所得利润确定赔偿额
D.按甲社请求的数额确定赔偿额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