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人的血泪史
女人的血泪史
——《甄嬛传》只要女性角色的分析
《甄嬛传》从网络小说到出版成书到最终演绎成电视剧,就似一阵强劲的冷空气,席卷了中华大地,把广袤大地上的其余宫斗大戏冻结,成为了暗香飘渺的一枝独秀。
在《甄嬛传》之前,我接触过不少的宫斗小说或者类似的穿越宫斗小说比如《美人心计》《美人天下》《步步惊心》等。而且在《甄嬛传》出现之前,我一直认为《美人心计》是最撩拨人眼球的宫斗小说。现在,显而言之,我心中的之最“皇帝之位”已经被篡位。
回环曲折的剧情,眼花缭乱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性格,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度具体色的说话特色,琳琅满目的细节,别具一格的前后照应??我至今还记得在阅读时的迫不及待与紧张感。但是印象最深的无疑还是在后宫世界摸爬滚打的女人们。
甄嬛 ——人生,感情双重的赢家,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甄嬛,小说的女一号,也可以说是这部小说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才华横溢的一代奇女子,从只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官宦人家小姐,变成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无奈人;从深得过分自强就是自戕的女子,变成步步为营的妇人。表面上,甄嬛入宫便遂了自己的心愿,躲开了宫中的明争暗斗,又有沈眉庄的暗中庇护。得宠后也曾一度红的让紫禁城里的人无一不嫉妒。最终也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能寿终正寝的人物,至少她的人生是完整的。而感情,有雍正,有十七爷,小说中为数不多的男人,两个已经被握在了甄嬛手上。
可事实真是是如此么?
雍正和甄嬛的感情破裂是从一句“纵得莞莞,莞莞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开始的。纵然你甄嬛美貌卓然,饱读诗书,聪慧纯良,在雍正的心中不过是纯元皇后的一个代替品而已。雍正初始对于甄嬛失于理性的隆宠:连续八日临幸,椒房恩典撒帐习俗,准予尚书房行走,闺房同乐的调情,奇珍异宝的赏赐,这一切的一切源于甄嬛与雍正的心中至爱纯元有着五分容貌五分性情的相似。甄嬛误以为皇帝真愿以平常夫妻之恩爱真心待她,而在雍正的眼眸深处无时无刻不倒影着纯元的一颦一笑。甄嬛念“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是纯元曾读过的诗句;甄嬛的一场惊鸿舞不如纯元从前的风姿;甄嬛绣双龙戏珠的寝衣终不及纯元的旧衣贴心。由此可见雍正对纯元的感情是如此深厚乃至带着畸形的偏执。
所以,甄嬛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最终走入手段阴谋的深宫妇人也可以理解,还能让我这样的读者对她充满同情。而后来甄嬛在情感上的遭遇更是让我们痛心疾首。当昔日夕颜的美好终于初见端倪之时,胤禛终于能和甄嬛在一起时,命运一定要将他们分开。滇西蜀地之误传的噩耗,最终还是把两人分开。而甄嬛的苦还在于她要保住他们的孩子,继续踏入那个她逃出来的地方,而且是在胤禛的搀扶与误会下,一步一步,一日一日煎熬下去。而之后二次入宫的日子,甄嬛虽然有了禧妃的地位,有了协理六宫的权利,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却顶着相思的煎熬,受着宫人对于她与胤禛孩子的诟病,隐忍皇帝对其情意的猜忌,惶惶终日。
小说中的甄嬛,这的就是一个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才女,遇到困难的,陷害是总能逢凶化吉,小说中的各色人物都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皇上身边的苏培盛最终也渐渐成为了其在皇上身边的内应,连最后的遗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其身边的女婢,槿夕,浣碧一直生死相随,流珠则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甄嬛的命。还有万事都保护甄嬛周全的温太医。
有如此庞大的后援团,甄嬛的人生也终于磕磕绊绊走下来。可这一切的代价都加注在她身边的人,
胤禛最终被雍正疑心,必死、;浣碧为解锦囊之惑,如愿,或者又是不得已而为之,嫁给胤禛做侧福晋,去跟一个自己爱却不爱自己的人相守,最终也跟随胤禛而去;槿夕为了帮助甄嬛再次入宫,下嫁给太监苏培盛,赔上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可以说,甄嬛最后的寿终正寝是踩着自己这辈子最信任的人残肢断臂一路走过去的,这样的事情,对于本性并不坏的她又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凤凰甄嬛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她被隐瞒活在纯元皇后影子下的日子,第二阶段是心灰意冷,只维护自身利益,与自身团队奋力厮杀的日子,所有的所有,正如歌中所唱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飘来又浮去;虽两情相惜,两心相怡,得来复失去;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人生感情,又怎么让她赢去一招半式。
宜修(皇后)——最大的操盘手,却聪明反被聪明误。
提到宜修,所有的读者,都会脱口而出一个似乎就是为她而造设的词——城府。宜修的真面目在书的前几张的是领会不到的,表面上,她只是一个长期受压制于华妃年世兰荣宠之下,身子骨又不好,期期艾艾,只会努力处处讨好皇帝,来巩固自己并不稳固的皇后之位的简单妇人。但日久终会见人心的。
表面上的端庄温淑的宜修,深晓医药之理,用相生相克的原理,害死了抢走了自己荣宠和地位的亲姐姐,好不着痕迹,甚至骗过了皇帝,以为纯元皇后是难产而死。又借华妃之手,不费吹灰之力瓦解了安陵容,沈眉庄和甄嬛之间的心心相惜的姐妹小团体,把出身卑微的安陵容收入自己的势力之中,并利用安陵容年轻美貌来拉拢皇帝,弥补自己年老色衰的后宫死穴。
又借甄嬛之手,迎合皇帝的意思,铲除了年氏一族,拔掉了华妃年世兰这欺压自己多年的眼中钉。
最后的目标就是甄嬛。终极大boss也用上了最精彩的连环计,甄氏一族被连根拔起。偷梁换柱:在礼服上暗动手脚,又谎称头风发作,让皇帝独见甄嬛,致使龙颜大怒,一举扼杀甄嬛的封妃前程,皇帝盛怒下苛责疏远甄嬛,以至甄嬛对皇帝伤心绝望;无中生有:指使祺贵人的父亲陷害甄远道,利用了皇帝多疑的性格,前朝后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要想彻底毁掉甄嬛,也必然要剪除前朝的甄家;火上浇油:亲自跟皇帝吹边风,暗示甄嬛不识大体,违逆圣心。记得剧中雍正还反问皇后:你一向很喜欢莞嫔,为何这次不维护她?皇后说这都是为皇帝好。于是雍正进一步认为甄嬛和甄家不与自己同心,都对自己的政敌怀有怜悯和好感,更加疏远甄嬛;落井下石:指使安陵容故意把甄家落罪的信息透露给甄嬛,此举也是意在连环,甄嬛当时有八个月的身孕,一尸两命固然最好,即使没挂,甄嬛也必然会去强行面圣,更能激化矛盾;釜底抽薪:指使安陵容给大牢里的甄父投毒,将甄嬛逼入绝境。面圣之时,本已因为莞莞类卿而心神俱伤,此时得知父亲性命危急,唯有立刻转而乞求皇帝施舍圣恩。
这一系列的阴谋操使下来,年妃撞墙而死,甄嬛失意负气出家,宫中再无威胁她生存的女人。在人前,一向母仪天下的皇后也终于得偿所愿的神不知鬼不觉坐稳了她的位置。同时,除去了女人,她又为自己的未来铺路,瞄准了子嗣,这个关乎她皇太后宝座的问题,她同样发挥自己深谙药理的长处,一次又一次让怀了孕的嫔妃们莫名其妙的落了胎,牢牢把握了其三阿哥是长子,是继承皇位不二人选的契机。
甄嬛计谋的成功在于众多人的鼎力相助,而宜修,至始至终是一个人在奋战,其运筹帷幄的能力不能不让人惊叹。只可惜,她是个女子,而且是一个蛇蝎美人。
但最终的结局也只能被削位圈禁,老死宫中。因为,她小看了安陵容这个她一手培养起来的得力助手,一句遗言“皇后杀了皇后”终于揭开了宜修杀死纯元的真相。也最终被身边人推向了死亡,聪明反被聪明误。
年世兰(华妃)——真情却只换假意的可怜人 年世兰作为雍正开国元勋年羹尧的妹妹,从一开始就是一颗棋子,年羹尧笼络皇上获得重用的棋子,皇帝用来制衡宜修的棋子。只是这一切,她全然不知,一直真心实意对着那个要跟很多人分享的皇帝,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帮他治理后宫。所以她爱争风吃醋,她会勾心斗角,她容不得皇帝说别的女人一句好,所以,她在甄嬛得宠的那一天惊恐万分,就似自己即将死去一样,只因为,她是后宫中唯一真心实意至始至终爱着皇上的女人。但她不知道,那个男人亲自打掉了他们的孩子,只是怕将来年羹尧拥立其为太子篡权夺位,并且配置了加了大剂量麝香的欢宜香剥夺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权利,也暗许宫中太医不得相告。一个推心置腹的人,却被自己枕边人蒙骗了一辈子。最后唤一句“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撞墙而去。
就这样,一个有倾城容貌,管理天才的女子,在被人布下的局里,掏心掏费的活了一辈子,最后被人扇一耳光说,即使你在努力,用情再深你男人都只是利用你,不会爱你。
浣碧——纠结在夹壁中努力生长却不能开花。 之前说的三位,都是正经的主子,其实,浣碧也应该是。所谓应该是,就是她纠结所在。浣碧本应该跟甄嬛平起平坐,是甄家的二小姐,但是甄环道与丫鬟的私生女这个身份只能做丫鬟,与小姐无缘。她努力想让人们承认自己的身份,但是在那个伦理的年代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年的亲娘的忌日她依然只能偷偷烧些纸钱。获得甄家承认不行,她便想飞上枝头变凤凰,却以红配绿庸俗不能入皇帝眼。她爱上胤禛,可是胤禛心里只有一个甄嬛,根本容不得她。最后,她只能借锦囊小象的危机,把自己强加给胤禛,去面对这个不爱的人一辈子。
她想做正经主子,不能;她想做妃子,不能;她想爱他的也爱他,更不能。书中的她,永远在纠结中,在主仆不明中。直到读者的眼中,她也是个纠结的人,有人认为她不忠不义,甄嬛对其不错,她却出卖甄嬛,说甄嬛无情无义,有人认为,她也实属无奈,天意弄人而已。
其实,《甄嬛传》中的典型的女人不止这四位,还有为了不成器的儿子什么都肯做的齐妃,缠绵病榻却心思缜密心如明镜的端妃,心狠手辣华妃背后的操守曹婕妤,容貌酷似甄嬛的祺嫔,冷血美人心细胤禛的祥嫔??只是,再多人又怎样,最后不都因为各种苦衷,各种不明不白去了。
一个紫禁城,一代皇帝,一个后妃逆袭的故事,更是一部女人的血泪史。
11涉外文秘
喻柳艳 11011112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