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考化学第四次押题试卷
B.NO2(g)+CO(g)→CO2(g)+NO(g)-234kJ C.NO2(g)+CO(g)?CO2(g)+NO(g)+368kJ D.NO2(g)+CO(g)?CO2(g)+NO(g)+234kJ
15.化学与生活、人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塑料、有机玻璃、光导纤维、碳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磁性氧化铁可用于制备红色颜料和油漆
C.用明矾溶液可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是因为溶液中的A13+离子能与铜锈反应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该过程涉及胶体性质的应用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V16.某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利用反应2NH3+3CuO揪?N23Cu+3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
[m(H2O)]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中先称取氧化铜的质量[m(CuO)]为a g。
(1)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制得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按B-A-E-C-D的顺序连接装置,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按B-A-D-E-C的顺序连接装置,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测量的m(H2O)会偏高,理由是_____,你认为该如何改进?___
(5)若实验中测得m(H2O)=bg,则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6)若CuO中混有Cu,则该实验测定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某同学对气体A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样品溶于水,发现气体A易溶于水;②将A的浓溶液与MnO2 共热,生成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B,B通入石灰乳中可以得到漂白粉。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的浓溶液与MnO2 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化合物H是一种用于合成胃酸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流程图如图:
已知B为烃,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1%,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回答下列问题: (1)H的官能团名称是__。 (2)X的名称为__。
(3)I→J的反应条件为__;A→B的反应类型为__。 (4)B分子中最多有__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5)化合物I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种。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一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吸收峰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任写一种即可)。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由F、甲醇、甲酸甲酯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___(无机试剂任选)。
(7)酸或醇都能发生酯化反应。酸催化下酯化反应的历程可表示为(箭头表示原子或电子的迁移方向):
据此完成4-羟基丁酸在酸催化下生成4-羟基丁酸内酯()的反应历程:
__。
19.(6分)PTT 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性能,能作为工程塑料、纺织纤维和地毯等材料而得到广
泛应用。其合成路线可设计为:
已知:
(1)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写出 PTT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4)某有机物X 的分子式为C4H6O,X与B互为同系物,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5)请写出以 CH2=CH2 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故A正确;
B.长导管可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温度计在甲装置中不能代替长导管,且甲为水蒸气发生器,不需要温度计控制温度,故B错误;
C.蒸馏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C正确;
D.精油中90%以上是柠檬烯,可利用其中各组分的沸点的差别进行分离,故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馏、蒸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C 【解析】
【详解】
A.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不会立即产生气体,故A错误;
B. 浓硝酸和A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所以不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故B错误;
C.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氧化氢氧化亚铁,所以产生气体和红褐色沉淀,故C正确; D. 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溶液为澄清,故D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c(A-)c(A-)A.室温时,在B点,pH=5.3,c(H)=10,lg=0,则=1
c(HA)c(HA)+
-5.3
c(A-)?c(H?)c(A-)?10?5.3= =1.0×10-5.3,A正确; 电离常数Ka(HA)=
c(HA)c(HA)B.B点的平衡溶液中,c(A-)=c(HA),c(Na+)+c(H+)=c(A-)+c(OH-),依据电荷守恒,由于pH=5.3,所以c(H+)> c(OH-),c(Na+) C.c(Na+)>c(A-)>c(H+)>c(OH-)显然不符合电荷守恒原则,C不正确; D.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c(A-)不断增大,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D不正确; 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A. Fe3O4为磁性氧化铁,可作指南针的材料,司南中“杓”的材料为Fe3O4,A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正确; C. 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正确; D. 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是SiO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5.D 【解析】 【详解】 A、连接两个苯环的碳原子,是sp3杂化,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两个苯环可能共面,故A错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