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OFDM的80211a系统毕业设计
OFDM的子载波把整个信道划分成许多窄信道,尽管整个信道是有可能是极不平坦的衰落信道,但在各子信道上的衰落却是近似平坦的,这使得OFDM系统子信道的均衡特别简单,往往只需一个抽头的均衡器即可。
2.2OFDM的帧结构
IEEE802.11a关于无线局域网的规定中,其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采用的是OFDM调制的技术标准。802.11a对OFDM的帧结构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图2-1所示,PLCP协议数据单元(PPDU,PLCP Protocol Data Unit)包括OFDM PLCP报头(Header)、PSDU、尾(Tail)比特以及填充(Pad)比特。
图2.1 PPDU帧结构
其中,报头包括速率(Rate)位,保留(Reserved)位、长度(Length)位、奇偶校验(Parity)位、尾比特和业务(Service)位。其中,长度位、速率位、保留位、奇偶校验位、尾比特构成一个OFDM符号,用信号(Signal)段表示。信号段采用的是BPSK调制,1/2的编码速率。业务位16bit、PSDU,再加上6个尾比特,以及填充比特构成数据(Data)区。其中,信号段的速率位以及长度位决定着数据的比特率,进而决定其调制方式,编码速率等一系列参数值。
如图2-2所示,OFDM的前导训练序列(Preamble Training Symbol)包括10个短训练序列(Short Training Symbol)、2个长训练序列(Long Training Symbol)。前导训练序列用来做系统的同步、信道估计、频偏估计、自适应控制(ACC)等。前导训练序列后面是Signal段,再后面是Data区。
图2.2 OFDM的符号结构
2.3OFDM的编程过程
802.11a对物理层的PPDU编码过程给出了详细的规定,编码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 产生 PLCP序列。此序列由10个重复的短训练符序列和2个重复的加保护间隔(GI)的长训练符序列构成。10个短训练序列用来进行收端的自动增益集中控制、分集选择、定时捕获以及完成频率的粗同步。长训练序列的作用是在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以及进行系统的细同步。
(2) 根据发端的速率位、长度位和业务位,在添加适当的比特得到PLCP头。PLCP中的Rate和Length经过1/2速率的卷积编码,映射成一个单独的BPSK编码的OFDM符号,这与Signal符号的产生类似。为了能及时地检测到Rate和Length,采取在PLCP头插入6个‘0’。由Signal得到一个OFDM符号要经过同样的过程:卷积编码、交织、BPSK调制、插入导频、傅立叶变换,最后是加适当的保护间隔使数据速率达到6Mbit/s。Signal部分不需要扰码。
(3) 根据发端的Rate,计算每个OFDM符号所包含的数据比特数(记为NDBPS)。编码速率(R),每个OFDM子载波中的比特数(NBPSC),以及每个OFDM符号中经过编码的比特数(NCBPS)。 (4) 在业务域(SERVICE)后加入PSDU。并在尾部补‘0’比特使数据段的长度达到NDBPS的整数倍。调整过后的比特流形成包中Data部分。
(5) 用非零初值产生的伪随机序列形成扰码,然后与调整后的信息比特做异或逻辑运算。 (6) 用6个未经过扰码的‘0’比特替换6个经过扰码后的‘0’比特(这些比特能使接收端的卷积码解码器回到零状态,而它们解码后只作为尾比特)。
(7) 接下来对数据进行1/2速率的卷积编码,然后再根据编码速率的需要进行打孔(Puncture)。 (8) 将编码输出的数据以NCBPS为长度单位分成若干组,对每一组进行交织(Interleaving)处理。
(9) 编码,交织完成后输出的数据流以NCBPS为长度单位分成若干组,再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法,如BPSK或者QAM等进行调制。
(10) 将调制后的复数信号按48为单位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可以形成一个OFDM符号。一组中的符号映射到编号为-26~-22、-20~-8、-6~-1、1~6、8~20、22~26的OFDM子载波上。编号为-21、-7、7、21的子载波用来插入导频。代表中心频率的0号子载波可以忽略,所以置为零。
(11) 导频插入编号为-21、-7、7和21的4个子载波中,总的子载波是52。
(12) 每一组从编号为-26~26的子载波经过逆傅立叶变换转为时域信号。对逆傅立叶变换后的波形加循环前缀形成GI,并采用时间截短的方法对每一个周期的OFDM符号的波形围进行加窗处理(Windowing)。
(13) 以含有Rate和Length信息的Signal开始的OFDM符号流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信道传输。 (14) 根据理想信道的中心频率,将复基带波形上变频到RF频率上。 2.4 802.11a的系统参数
表2.1为802.11a中规定的系统主要参数[1]。
表2.1 OFDM系统的主要参数
参数 参数值 抽样时间(chip duration) 50ns NSD(Number of data subcarriers) 48 数据子载波的个数 NSP(Number of pilot subcarriers) 4 导频子载波的个数 NST(Number of subcarriers,total) 52(NSD +NSP ) 总的子载波个数 抽样速率 20MHz OFDM符号间隔 4us(80chip) 循环前缀长度(保护间隔) 0.8us(16chip) FFT周期TFFT 3.2us(64chip) 调制方式 BPSK、QPSK、16QAM、64QAM 编码方式
1/2卷积,约束长度为7,可选择打孔
比特速率 6、9、12、18、24、36、48、54Mbit/s 子载波频率间隔(Δf ) 0.3125MHz(20MHz/64) 训练(Preamble)序列长度 16us(Tshort+Tlong)
在OFDM的帧结构中,Signal中的Rate决定了系统的比特速率,进而决定了调制方式等一系列参数。表2.2为由Rate决定的参数。
表2.2 Rate决定的参数
数Rate 据速率调制方式 率 编码速NBPSC NCBPS NDBPS (Mbit/s) 1101 6 BPSK 1/2 1 48 24 1111 9 BPSK 3/4 1 48 36 0101 12 QPSK 1/2 2 96 48 0111 18 QPSK 3/4 2 96 72 1001 24 16QAM 1/2 4 192 96 1011 36 16QAM 3/4 4 192 144 0001 48 64QAM 2/3 6 288 192 0011 54 64QAM 3/4 6 288 216 2.5OFDM的结构框图
根据OFDM的原理,可以画出大致的结构框图。基本上,各种介绍OFDM的书籍中都会有类似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