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2、工地出入口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施、沉砂井、排(截)水沟,妥善处理泥浆水,做到场内平整干净、沟池成网、排水排污通畅、集中清淤。避免施工车辆从现场内带出泥土、灰尘、泥水等造成环境污染。
3、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的场地为地下基坑,施工场地处于最低处,一旦下雨,场内所有地表水均汇集于地下基坑,鉴于此,在施工场内纵横设置排(截)水沟(设置位置根据场内实际确定),排(截)水沟宽度300mm、深度300mm,坡度根据现场实际确定,排(截)水沟的做法为:100mm厚C20砼沟底,沟壁采用M5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砌筑,沟壁宽度240mm,沟壁内抹1:2.5水泥砂浆,沟顶使用砼水篦子做盖板。在排水沟的端部设置沉沙井,施工用水经过沉淀后在排往市政管网。
(五)、临时设施工程
1、施工作业区与办公、生活区分隔设置,临时设施净空高度为3.0m,符合安全、卫生、通风、采光、防火要求。
2、按防暑要求设立茶水供应点,生活垃圾容积化,并清理干净及时运输。 3、工地配备一般的医疗药品和急救保健医药箱。 4、临时设施的搭设: (1)、办公区为活动板房。 (2)、宿舍在现场附近租赁。 (3)、厨房、厕所墙体为M5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砌筑;墙面做1.2米高瓷砖墙裙,其余为1:2.5水泥砂浆抹面白色涂料罩面;地面为1:2水泥瓜米石。
(六)、材料堆放
1、工地的材料、构件、料具及建筑垃圾等按平面布置分点分区分类堆放、成线成块成堆,标牌标语醒目、规范、堆放整齐。
2、易燃易爆物品妥善存放。 (七)、工完场清
1、每道工序做到“落手清”,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不超过3天。 2、材料工具及时回收、维修、保养、利用、归库,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八)、施工作业人员
现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戴标明其姓名和职务(工种)的胸卡。特种作业人员特证上岗。
1、现场管理人员戴红色安全帽,工人戴黄色安全帽。
2、现场指挥、质量、安全等检查监督人员戴明显袖章和标志,危险施工区派人佩章值班。
(九)、安全防护
按前述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十)、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
1、施工机械设备整洁、保养到位,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实行岗位职责挂
16
勾和安全操作规程标牌。
2、施工用电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十一)、消防措施
1、建立严格的消防制度,设有明显的防火标志,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2、现场施工动力电必须经项目经理审批,监护人员现场监护。 (十二)、治安秩序
工地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责任分解到人,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工地内治安秩序良好,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
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一)、工作目标
1、我们将根据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排,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环保工作先进现场。
2、本工程中,我们将重点控制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在制定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消耗。
(二)、组织管理
1、在项目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2、根据现场情况,项目部成立2 至4人的现场清洁队,每天负责清扫场施工场地,并洒水降尘。
(三)、工作制度
每半月召开一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按《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记录表》评比打分,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总是的解决情况。
(四)、具体制度 1、防止大气污染 (1)、严禁排放有毒烟尘和气体,不得在施工现场洗石灰。熬煎沥青、焚烧油等会产生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2)、建筑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污染。
(3)、搅拌机棚在料斗两侧上方安装喷淋头,以减少灰尘。 (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物品,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5)、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资堆放场地全部用砼硬化,做到黄土不露天。 2、防止对水污染 (1)、不得从建筑物高处向下流放污水、倾倒垃圾,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采
17
用其它有效措施处理高空弃物。
(2)、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现场基础降水的清洁水,在合理利用后,经导向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水流向,设置沉砂井,将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水管线,严防施工水直接排入市政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5)、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用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和化学品污染水体。
3、废弃物管理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醍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漏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毁堆放。
(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4、其他管理 (1)、对易然、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发放和使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并设置专人管理。
(2)、施工作业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围墙以外逗留、休息,人员用餐必须在施工现场围墙以内。
(3)、对水资源应合理再利用,如基坑降水时抽出的地表水经过沉淀后用于冲洗车辆、降尘和冲洗地面,基坑降水时抽出的地表水不再回灌。
(4)、项目部配置粉尘、噪声告示测试器具,对场界噪声、现场扬尘等进行监测,并委托环保部门定期到对包括水排放在内的各项环保指标进行测试。项目部对环保指数超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5)、所有施工人员着装整洁,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五、防止噪音扰民措施 (一)、技术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的关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如投入低噪声砼振捣捧,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控制施工噪声,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做到施工不扰民等等。
2、木工房进行封闭,减少噪声。
3、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
4、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转速不能过快。
5、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上注油或水。 6、夜间施工不超过22点,施工噪声不超过85分贝。
7、如遇特殊情况夜间施工超过22点,应提前或立即向业主方及有关部门提
18
出申请,同意后方可执行。
8、加强环保意识和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二)、组织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材料运输等必定引起“扰民”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准备采取如下措施:
1、在现场设立“周边环境协调办公室”,委派热情、耐心、助人为乐的同志担任居民来访的接待工作。
2、定期与周边居民代表进行沟通。 3、节假日与周边居民进行慰问。
4、对周边居民房屋修缮方面提供方便。 5、对预计将对造成周边居民干扰的工作提前向居民打招呼,并挂出“对因施工造成您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等谦恭的标语。
第三部分 附件
附件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一、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打赤脚、穿拖鞋、硬底鞋、高跟鞋,不走黑暗及不明地面或有污水淹没的地段。
二、严禁洒后作业,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三、严禁抛掷工具、材料、杂物,防止物体打击伤人。
四、施工用电必须使用标准化的临时配电箱。不得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五、禁止使用缺档、断裂及用钉子钉成的梯子。
六、不得在无可靠防护设施的危险部位站立和操作。
七、要经常检查“三宝”的安全性能和“六口”防护的可靠性。 八、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九、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防火责任人制度,以及施工班组前检查安全,班后检查质量的制度。
附件二:施工现场防火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作业“二级”审批制度,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后方可动火。 二、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安全防火规定。
三、高空焊接作业要专人跟班,落实焊渣物下跌的安全措施。 四、焊、割作业必须由有操作证的焊工操作。
五、搭建临时建筑必须先报建,经有关部门批阅后建设,临时建筑的围蔽和骨架必须使用不然材料搭建。
六、临时建筑使用期满,如需继续使用,必须在期满前十五天内提出延期报告,由使用单位防火责任人出具意见报公司保卫部门办理延期手续。
七、施工现场一切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国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46-88文件要求执行。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