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
1)“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 四、综合性学习
8.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前的横线上。
(1)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_______(适当 稳当 妥当)。
(2)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_______(高贵 高雅 富有)的骑士们亲自来了。 (3)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_______(神奇 神秘 奇妙)的力量。
(4)“这布是_______(美丽 华丽 富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诫子书______ .(2)年与时驰______ .(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 .(4)俭以养德______ .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出。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③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④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选自《论语》)
(注释)①长沮(jù)、桀溺(jié nì):都是当时的隐士。长沮、桀溺可能不是这两个人的真实姓
名。②耦(ǒu)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类似铲子)翻土。③耰(yōu):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④怃然:怅然,失意。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徒:学生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辍:停止 .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A.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博学而笃志 .
3)下列句子,与“子路行以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贤哉,回也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最后都没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为想劝子路离开孔子,跟他们一起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者。
B.文中的“辟世之士”具体指孔子,“辟人之士”具体指长沮、桀溺。
C.桀溺认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动荡不安,孔子虽然自以为能改变混乱的世局,实则无力改变。 D.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老舍是语言大师,用词贴切而有情味,请结合上下文,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中的“特别”一词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2)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雪的“妙”处?请简要分析。 3)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本文作者浓情绘景,使景物也就有了生命和韵味,请举一例简析。 12.(二)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文段,完成14——16题(18分)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⑤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⑥“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⑦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选段所叙述的事件。(4分) 2).写出 “我”下山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理变化。(8分)
3).划线句子“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七、作文 13.作文小练笔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济南的冬天》写作的一大特点,文中很多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调。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请你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个景物片段,做到情景交融,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江山代有才人出 (2)行者常至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乡书何处达(5)不知秋思落谁家 (6)千里共婵娟(7)稻花香里说丰年 (8)便引诗情到碧霄 (9)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思而不学则 三、诗歌鉴赏
7.1)运用比喻,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或引出诗歌后面内容)。 2)花香、夜暖、春天,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四、综合性学习
8. (1)妥当 (2)高贵 (3)神奇 (4)华丽 五、文言文阅读
9.1) (1)告诫、劝勉。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立志。 (4)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 D
3) (1)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3)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4) 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 10.1)C 2)A 3)B 4)B
5)(1)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2)(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六、现代文阅读
11.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中的“特别”,既强调了这一圈小山的“可爱”,突出了小山挡住冬天呼啸的北风,使得济南的冬天变得温暖的作用,又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从雪色、雪光、雪态三个方面写出其“妙”。小雪后,青黑的矮松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尖如银边点缀蓝天,山坡如同穿上花衣,雪色秀美。日落时,阳光微黄,斜射山腰,雪光柔和。薄雪仿佛害羞,微微露出粉色,雪态叫人怜爱。
3)示例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当作慈爱的母亲来写,突出了小山的体贴和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12.1) 我在父亲的鼓励(指导、引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
2) 下山过程: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 心理变化: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
3) 环境描写。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气氛,突出“我恐惧、害怕的心情。 七、作文
13.示例:我喜爱大海的静谧。夜幕降临,我独自站立在船头,凝望着在皓月下的大海,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详,这是大海睡着了。朝着远处的海面望去,映人眼帘的正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所绘之景。张开双臂,在这静谧的世界里细细感受,仿佛拥有了这世上的一切。海让我的心胸变得开阔,让我的性情张扬,那种博大,那种广袤,是无与伦比的,让我深深地嵌入了这个整体,时间仿佛都停止了,一切都是美妙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