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程
检验 项目 8. 钢 丝 绳 及 滑 轮 项目 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卷尺和卡尺测量。 8.2.3 SS型人货两用升降机提升用滑轮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得小于40;SS型货用升降机提升用滑轮和对重用滑轮名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得小于30;平衡滑轮的名义直径不得小于0.68.2 倍的提升滑轮名义直径;安全器和层门专用滑轮名滑 义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不得小于15。 轮 8.2.4 滑轮不应有:明显可见的裂纹、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轮槽壁厚磨损达20%、轮槽直径磨损达钢丝绳直径的50%;滑轮表面光滑,无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传动系统的安装位置及安全防护均应考虑到人9.1 身安全,其零部件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9.2 9.2.1 采用多层缠绕的卷扬机,应排绳有序。 卷 9.2.2 卷筒两侧边,超出最外层钢丝绳的高度应大扬 于2倍的钢丝绳直径。当吊笼停止并完全压缩在缓机 冲器或地面上时,卷筒上应至少留有3圈钢丝绳。 传 动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测量。 目测。 目测。 用深度卡尺测量超出高度。短接吊笼下限位和下极限电气开关,使吊笼向下运行最低点,检查卷筒上钢丝绳圈数是否达到要求。 抽测3点。用压铅法检查齿面侧隙;目测接触长度,必要时用着色法检查计算。 对SC型施工升降机,检验其传动齿轮、防坠安9. 全器的齿轮与齿条的装备精度,齿面侧隙应为传 9.3 0.2~0.5mm;接触长度沿齿高不得小于40%,沿齿动 长不得小于50%。定期检验时可只检验有效啮合情系 况。 ※统 9.4.1 传动系统应设常闭式制动器, 制动器动作应灵目测。 活,工作可靠。 9.4.2 当制动器装有手动紧急操作装置时,制动器操作检查。 9.4 应能用持续力手动松闸。 制 9.4.3 当采用二套独立的传动系统时,每套传动系目测。 动 统均应具备各自独立的制动器。 器 9.4.4 制动器的零部件不应有明显可见的裂纹,过 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卡尺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瓦块式制动片磨测量。 损达原厚度的50%或露出铆钉应报废,制动轮凸凹不平不得大于1.5mm。 吊笼与对重的导向应正确可靠,吊笼采用滚轮导向,10.1 目测。 10. 对重采用滚轮或导靴导向。 导向 对人货两用升降机和额定载重量在400kg以上※10.2 与 的货用升降机,其底座上应设置吊笼和对重用缓冲 缓 缓冲装置。 目测。用卷尺测量。 冲 当吊笼停在完全压缩的缓冲装置上时,对重上装置 器 面的自由行程不得小于0.5m。
检验 项目 项目 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吊笼必须设有防坠安全器。SC型升降机吊笼上应设置 查验是否设置,型式是否匹一对以上的安全钩,防坠安全器动作时,设在安全器上的配,在通电情况下,人为动作安全※11.1 安全开关应将电动机和制动器电路断开。 器安全开关,电动机和制动器电路应能断开。 有对重的升降机,当对重质量大于吊笼质量时,吊笼11.2 查验。 应设置双向安全器。 安全器出厂后动作速度不得随意调整,铅封或漆封应 目测,查验标定证书及有效11.3 完好无损, 动作速度标定有效期限为2年。 性。 ※11.4 卷扬机传动的升降机,应设防松绳和断绳保护装置。 动作试验。 SC型升降机应采用渐进式安全器,不允许采用瞬时式安全器。 ※11.5 目测。 SS型升降机,当额定提升速度低于0.80m/s时,可采用瞬时式安全器。 安全器应防止由于外界物体侵入或因气候条件影响不能11.6 查验。 正常工作。任何安全器均不能影响升降机的正常运行。 ※11.7.1 升降机必须设置自动复位的上、下限位开关。 检查是否设置,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11.7.2 SS人货两用型及SC型升降机必须设置极限开 检查是否设置,动作是否灵11. 关,吊笼运行超出限位开关和越程后,极限开关须切断总活、可靠,功能是否正常。 安 电源,使吊笼停止,极限开关为非自动复位型,其动作后必全 须手动复位才能使吊笼重新启动。 装 11.7.3 限位、极限开关的安装位置 置 上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 当提升速度小于0.8m/s时, 上部安全距离L1不得小于1.8m。 11.7 当提升速度大于0.8m/s时, 上部安全距离安 L1=1.8+0.1v2。 全 下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 用卷尺测量。 开 应保证吊笼在额定载荷下降时触板触发下限位开关,使关 吊笼停止,此时触板离触发下极限开关还应有一定的行程。 上极限开关的安装位置: SS型升降机,越程距离为0.5m。 SC型升降机,越程距离为0.15m。 下极限开关的安装位置: 在吊笼碰到缓冲器之前,触板应首先触发下极限开关。 ※11.7.4 升降机的对重钢丝绳或提升钢丝绳的绳数不少 检查是否设置,模拟开关动于2根,在钢丝绳组的一端应设置张力均衡装置,并装有作、吊笼应不能启动或制动(切断由相对伸长量控制的非自动复位防松绳保护开关。当其中控制电路)。 一条钢丝绳出现的相对伸长量超过允许值时或断绳时,该开关应切断控制电路。 检验 项目 项目 编号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采用单根提升钢丝绳或对重钢丝绳的升降机也11. 11.7 应设置防松绳开关,当升降机出现松绳时,该开关安 安 立即切断控制电路,制动器制动。 全 全 装 开 11.7.5 SS型升降机应设有手动安全装置,该装置置 关 应在吊笼到达工作面后人员进入吊笼之前起作用,使吊笼固定在导轨架上。 施工升降机应有主电路各相绝缘的手动开关,12.1 该开关应设在便于操作之处,开关手柄应为单向打开式,在“关”的位置上可以锁住。 电路中应装有保险丝或断路器,电缆和电线在12.2 升降机工作中应防止机械损坏,电缆在吊笼运行中,应自由拖行,不受阻碍。 施工升降机结构、电动机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4Ω。当供电系统为12.3 中性线接地系统时,还必须检查“接零”是否可靠。当接地出现故障时,主控电路和其它控制电路中断路器应自动切断。 吊笼应设有检修或拆装时在顶部使用的控制12. 电 气 盒,对多速升降机只允许吊笼以低速运行,在使用12.4 吊笼顶部控制盒时,其它操作装置均不起作用,但吊笼的安全装置仍起保护作用,控制盒应安装非自动复位的急停开关(货用施工升降机除外)。 12.5 12.6 在操纵位置上应标明控制元件的用途和动作方向。 在施工升降机安装高度大于120m,并超过建筑物高度时应安装空中障碍灯。 施工升降机的控制、照明、信号回路的对地绝12.7 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动力电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Ω。 12.8 电路应设有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及过载保护器。 12.9 吊笼上下运行接触器应电气联锁。 12.10 电气设备应防止外界干扰及雨、雪、混凝土、砂浆等物质的影响。 ※※※检 验 方 法 (见上页) 查验。 检查是否设有,位置是否合适,功能是否准确。 目测。 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 将吊笼顶部检修控制开关置于检修控制状态,升降机只能以低速运行,其它操纵装置应不起作用,按下急停保护开关,吊笼应立即停止。 目测。 目测。 用500V兆欧表测量.测量时应断开总开关,并断开所有电子元件。 检查是否设置。 结合电气原理图检查。 目测。 检验 项目 项目 编号 ※13.1 空 载 试 验 13.2 额 定 载 荷 试 验 13.3 超 载 13. 试 整 验 机 性 能 试 验 13.4※ 吊 笼 坠 落 试 验 ※※检 验 内 容 与 要 求 吊笼空载、升降机应进行全行程不少于三个工作循环的试验,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制动,其中在半行程以上应至少进行一次吊笼上升的制动试验。检查吊笼有无制动瞬时滑移现象,起动、制动是否正确,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响声。 按规定的通电持续率,吊笼内装有额定载荷,载荷重心按内偏和外偏布置,各做全行程连续运行30min的试验,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制动。吊笼应运行平稳、起动、制动正常,无异常响声,吊笼停止时,不应出现下滑现象,在中途再启动上升时,不允许出现瞬时下滑现象。 额定载荷试验后记录减速器油液的温升: 蜗轮蜗杆减速器油液温升不得超过60K; 其它减速器油液温升不得超过45K。 吊笼内均匀布置1.25倍额定载荷,工作行程为全行程,工作循环不得少于3次,每一工作循环的升、降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制动,吊笼应运行平稳,起动、制动正常,无异常响声,吊笼停止时不应出现下滑现象。 对SC型升降机进行吊笼坠落试验时,吊笼按外偏装有额定载荷,通过操纵按纽使吊笼以额定速度上升约3—10m,按坠落试验按纽,制动器松闸,吊笼呈自由状态下落,直到达到安全器标定动作速度时,安全器动作,使吊笼制停在导轨架上。 测量制停距离,应当在0.25-1.20m范围内。 对SS型升降机进行吊笼坠落试验时,吊笼内装有额定载荷,将吊笼上升约3m后停住,作模拟断绳试验。 安全器动作时,安全器上的电气安全开关也应动作,使驱动电动机主电路及制动器电路切断。 安全器动作使吊笼停止后,升降机结构及连接应无任何损坏和永久变形。 试验结束后,将安全器复位。 吊笼内噪声测定: 测量结果不允许超过下表规定的数值: 单传动 并联双传动 并联三传动 检 验 方 法 操作试验。 现场试验。用点温计测量温升。 首次安装时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 13.5 噪 声 测 试 ※≤85 dB(A) ≤86 dB(A) ≤87 dB(A) 升降机为额定载荷,额定起升速度上升工况,声级计位于吊笼宽度方向距传动板内壁1m,长度方向的中点,距吊笼底板1.6m高度位置,声级计(A计权)的传感器,分别指向四个方向测量三次,取最大值。 注:带“”项为重要项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