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封闭苹果或被“剖开”
封闭苹果或被“剖开”
最近,苹果的烦心事恐怕更多了。
在新产品iPhone 4刚上市不久,就因为信号问题纠结难解的时候,一系列的垄断官司又缠上了苹果的身。有了微软的前车之鉴,欧美的反垄断主管部门可不敢小觑这颗迅速成长的苹果。它封闭的生态系统或被“剖开”。
被欧盟盯上了
近日,业界分析师Caroline Gabriel发表观点称,苹果可能会面临欧盟委员会的反垄断调查。
大公司接受反垄断调查并非新鲜事儿,但此次,业界却开始纷纷推测“如果调查真的展开,苹果有可能被迫使将iPhone平台向竞争对手开放。”这对致力于从硬件、软件、服务等方面建立“封闭”系统的苹果来说,可不是好预兆。 实际上,这些对苹果不利的预测,都源于欧盟在今年5月份新发布的一份计划――《数字议程》。
《数字议程》列举出了欧盟在信息化进程中遭遇的七大阻碍,其中的第二条便是“缺乏互操作性”:技术和标准的通用性对推动产业前进具有重大作用。然而,标准制定方面的漏
洞、公共机构间的合作鸿沟等问题,阻碍了欧洲电子产品和服务间实现互操作性的进程。
为此,《数字议程》提出:“将制定可行性措施,促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授权其它企业使用必要信息,以实现互操作性。” 其实,类似的规定也曾出现在欧盟的相关法规中,但是在这份新规中,曾经的“主导厂商”变为“重要厂商”,不得不让人生疑――欧盟的这条措施剑指苹果。而且苹果也确实是“阻碍电子产品和服务间实现互操作性”的典型。 而更让人相信Caroline Gabriel观点的是Neelie Kroes曾发表的言论。
Neelie Kroes是欧盟委员会的委员,监管《数字议程》的落实。在《数字议程》推出后,她曾说过,苹果的iTunes模式涉嫌阻碍互操作性,“这一点自己一直很关注”。
被Neelie Kroes关注,看来苹果真要小心行事了。Neelie Kroes可是出了名的反垄断“使者”。2004年,在著名的微软反垄断案件中,Neelie Kroes就是主力干将。那次,微软不仅被处以数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还被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开放必要信息,使其他竞争对手可以与微软的操作系统实现互操作。 有意思的是,微软在那时是“主导厂商”,而苹果此时是“重要厂商”。这次在《数字议程》的条款中,对厂商的界定也从“主导厂商”变为“重要厂商”。真是巧合吗?
连遭美国反垄断调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欧盟的反垄断传闻还未平息,近日,美国的一名联邦法官又公开表示,将受理针对苹果和AT&T垄断行为的集体诉讼。
从2007年开始,就陆续有用户起诉苹果,理由是iPhone只可被用于AT&T的网络。苹果与AT&T签订了协议――AT&T是iPhone的美国独家运营商,时限5年。这使得消费者尽管在购买iPhone时只须与AT&T签订两年使用协议,但实际上在5年中不得不一直使用AT&T的服务。
在消费者看来,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市场竞争,并使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
而就在这名法官表示将接受诉讼的一个月前,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政府反垄断监管部门已经决定对苹果公司展开审查,调查其是否利用iAd广告系统对竞争对手实施限制。 此前,苹果对iPhone软件开发商制定了新协议,其中对手机用户信息的传递做了严格的限制:在iOS 4操作系统平台上,数据的收集、使用或披露是为应用软件中的广告服务的,只能提供给以发布移动广告为主要业务的独立广告服务商。 过去,谷歌可以从Admob(谷歌在去年底收购的一家移动广告服务商)得到苹果用户的相关数据。这一点对于与谷歌积怨颇深的苹果来说,又怎么可以忍受呢?这不仅因为谷歌掌握
着苹果的销售数据,更因为用户使用苹果应用程序所产生的信息,对投放精准广告是很有价值的数据,苹果自然不愿意让谷歌得到。
因而,硅谷的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独立广告服务商明显“将谷歌排除在外”。也正是这一点引起了美国反垄断部门的怀疑。
其实,苹果类似垄断的行为还远不止此。iTunes模式、只允许使用苹果开发工具开发iPhone平台的应用程序、阻止Flash登陆苹果设备等行为,都已进入了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视线。
如此多的垄断迹象,苹果要“顺利脱身”恐怕不易。
苹果蒙冤?
虽然,苹果频遭反垄断机构的怀疑,但很多消费者却站到了苹果的一边。
欧盟的《数字议程》提出要“实现互操作性”,目的是“促进开放和创新”。“我支持开放和创新,但是苹果本身就在创新。”一位网友表示,“如果一定要用行政手段改变苹果,恐怕会影响苹果独到的发展策略。”在这位网友看来,欧盟的行为不是在促进创新而是在破坏创新。
另一位消费者认为,苹果虽然封闭却也是一种模式,谷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