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认知视野下的权力研究
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权力研究
云祥1 李小平2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南京 210046)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 210097)
摘 要: 从社会认知的视角研究权力问题是当前权力研究的新发展。文章在简要概括权力的界定、
研究传统以及当前研究的视角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当前权力社会认知研究的成果。文章从权力对基本认知过程的影响、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对道德的影响以及对行为的影响四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权力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的诸多效应。文章最后指出了当前权力社会认知研究的特点以及不同研究者构建的解释权力效应模型和理论的依据。
关键词:权力;权力启动;接近/抑制理论;情景聚焦理论;抽象认知;基本认知过程
在社会科学上权力是基本的概念,犹如在物理学上能量是基本概念一样。权力作为社会生活的核心,也一直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研究的主题。然而,长期以来,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权力仅仅受到一些零星的关注。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社会认知研究范式的兴起,这种现状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心理学家开始从的社会认知视角考察权力,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使我们对权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2]
[1]
1 社会心理学对权力的定义及研究历程
虽然权力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但是对权力的界定却是非常困难的。关注的角度不同,那么对权力的定义也就不同。比如有的定义强调行为者本身的意图和行为,将权力视为支配,而有的强调行为对象对行为者的反应,将权力视为影响。尽管这样,但是大多数对权力的定义在本质上是类似的,一般从社会影响和控制角度对权力进行定义。目前常用的定义认为权力指通过提供或不提供资源或实施惩罚来影响和控制他人的相对能力,这种能力的前提是个体拥有可以给予对方的资源或能够对对方实施处罚。资源和处罚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金钱、身体伤害、解雇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感情、友谊、言语伤害等,而且对方依赖这些资源,害怕这些处罚。
社会心理学对权力开始研究源自1959年Cartwright倡导将权力引入对人际和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分析。传统的对权力的研究,主要强调权力形成的途径以及解释为什么一些人能自然地获得权力而另一些人不能。如,French和Raven提出的5种权力来源(奖赏、强制、合法、专家和参照权力),至今仍被广泛应用。所以传统研究主要关注权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差异(如权力主义、权力动机等)、人际变量(如控制、依赖、社会交换等)、社会结构变量(如社会地位、专家意见、合法权力等)。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由于社会心理学从现场研究的范式逐步转向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社会心理学家从社会认知研究的视角对权力进行了新的阐述。Galinsky等人把权力看作一种心理状态,认为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能体验到权力,并且当他们体验到权力时,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就会受到权力的影响。因而他们进一步认为任何时候对权力的启动都可以激活与权力有关的概念和行为倾向。这种关于权力的新视角,引起新一波的对权力研究的浪潮。在近10年来对权力的研究 作者:云祥(1984—),男,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讲师,社会心理学硕士,Email:iamyunxiang@qq.com
[6]
[5]
[4]
[2]
[3]
中,研究者把权力看作个体的可被实验操控的心理状态,通过启动个体的权力感,考察权力对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的影响。
2 权力的社会认知研究
2.1权力与基本认知过程
2.1.1 权力影响个体信息加工的选择性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每时每刻都会接受大量信息输入,无论信息来源于记忆还是环境,只有很少一部分信息得到个体全面的加工并进而对个体产生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加工是有选择的。一般来说,个体选择某种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信息本身的特性,比如某些新奇的信息会引起个体的注意加工;二是个体自上而下的目标驱动加工方向,如个体的目标、需要、近期或经常接触的概念等影响个体的注意加工。而提高权力感会对个体自上而下的目标驱动加工产生影响,即相对于低权力个体,高权力个体更能够将注意或认知资源分配给与个体的目标、需要、近期或经常接触的概念等相关的信息。高权力个体更能够将注意集中于主要的任务目标并且更能抑制对无关信息的注意。这并不是说与低权力个体相比,高权力个体总是加工处理少量的信息,而是说高权力个体更能够区分出与目标相关与否的信息。而低权力个体却不能很好的区分各种信息,因而他们会以更加平等的方式处理各种信息。例如,Guinute等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水杯的手柄位于哪个方向(左或右),对高权力个体的反应时没有影响,而对低权力个体的反应时却产生影响(水杯手柄方向和利手方向一致,则反应时更快)。Smith等发现低权力个体在斯特鲁普任务(STROOP任务)中,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能力较差。这些都说明了权力影响了个体对信息加工的选择性,高权力个体更能将注意保持在与目标相关的信息上,对无关信息的抑制能力更强2.1.2 权力影响个体信息加工的灵活性
个体信息加工灵活性的一个指标是注意转换的能力
[11]
[10]
[9]
[8]
[7]
。
。高权力个体总是将认知资源分配
给与任务、目标等相关的信息,选择与任务、目标等相一致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加工。这也意味着高权力个体选择加工的信息是随着情境(任务、目标、经常或近期接触的概念等)的变化而变化的。即高权力个体会根据任务、目标等的不同,选择加工不同的信息,这说明高权力个体在信息加工方面更具灵活性。Guinote等研究发现, 在框线测试(framed-line test)的绝对任务中,低权力个体比高权力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错误,这说明低权力个体不能很好的抑制背景信息对任务的影响。而在相对任务中,高低权力的个体表现没有显著差异。通过这两项任务可以说明,高权力个体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灵活地转换注意,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也能灵活地根据任务要求,抑制与任务无关信息的干扰。在Guinote等的另一实验中,权力对信息加工的灵活性的影响还表现在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转换上。在对局部信息的反应上,高低权力个体的反应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在对整体信息的反应上,低权力个体的反应时高于高权力个体。 2.1.3 权力影响个体对信息的抽象加工
研究发现,与低权力个体相比,高权力个体更加独立,更少依赖他人独立性可能导致其产生与他人有更多区别的感觉
[14]
[12,13]
[9]
[9]
。而个体高的
,这又可能进一步导致高权力个体对他人
[12]
产生更大的心理距离或采用更远的心理视角认知情境。根据解释水平理论,任何增加个体
与对象心理距离的因素也会增加个体对对象形成更加抽象表征的倾向括从信息中抽取要义,抓住核心
[16]
[15]
。 抽象信息加工包
。Smith等用实验方法考察启动权力概念个体的抽象认知
加工,发现在归类任务中,高权力个体用更加上位的概念对刺激进行归类,如对“轿车”这个对象用“交通工具”这样的更高抽象水平的概念进行归类而不用“奔驰”这样的低的具体水平的概念归类;在DRM错误再认研究中,相比低权力个体,高权力个体对关键诱词(critical lure)有更高的再认率,即有更多的错误再认,这也反映了高权力个体在DRM错误再认任务中进行了更多的抽象加工,即便抽象加工在此项任务中会导致更糟的表现2.2 权力与社会认知 2.2.1 权力与刻板印象
关于权力与刻板印象,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结论。Fiske研究了权力与刻板印象的关系,认为权力就是控制,而刻板印象本身也有控制作用,因此权力和刻板印象可以相互强化,权力增加个体对他人的刻板印象,刻板化他人也增强了个体的权力
[17]
[16]
。
。有研究发现,高权力
[17,18]
个体在知觉低权力个体时,较少关注低权力个体的个性化信息,而倾向于依靠容易导致刻板印象的类别信息,即高权力个体倾向于用刻板化的方式知觉低权力个体
。高权力个体对
低权力个体的刻板印象形成有两种途径:(1)忽视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这是无需费力的,自动化的途径;(2)增加对与刻板印象一致信息的注意,这是有意的,费力的途径,但只有在感到有责任去判断他人时才发生。这说明,高权力个体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化精力去了解低权力个体,而低权力个体总是努力搜索高权力个体的个人信息,以便了解和预测他们的行为。也有研究时表现的更好
[13]
[13]
发现,权力同样也会增加个体对他人个性化的知觉。Overbeck & Park
在研究中发现,与低权力个体相比,高权力个体在回忆低权力个体信息和识别双方区别信息
。那么这种矛盾的结论如何解释呢?Smith等认为,当知觉对象没有可供的
参照群体时,高权力个体就会倾向于根据知觉对象的首要特质进行认知,而低权力个体则只会根据知觉对象的具体行为。当提供了知觉对象的所属群体时,高权力个体则可能会同时根据其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和个人特质进行知觉2.2.2 权力与自动/控制社会认知
Keltner等认为权力影响个体的自动化/控制性社会认知,认为提高权力会增加个体的自动化社会认知,降低权力则会增加个体的控制性社会认知。 自动化社会认知是指是快速的、轻松的认知,更多的使用认知启发式和简单的规则做判断假设
[17]
[19][2]
[16]
。
。通过刻板印象的方式认知他人,
就是一种自动化社会认知方式。Fiske的研究验证了提高权力会增加个体的自动化社会认知的
。控制性社会认知是指有意识的、有意图以及需要努力的认知。很多研究也验证了降
低权力增加个体控制性认知的假设。如研究发现低权力个体凝视他人(尤其是地位高的个体)的时间显著地高于高权力个体,很善于揣测高权力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倾向用复杂的方法推理,对他人行为的归因更加多元等。Guinote认为,在更高的认知层面(如思维策略、心理定势等),高权力个体倾向于采用简化的信息加工策略,允许默认的加工过程指导判断和行为;相反,低权力个体倾向采用控制的认知,忽视联想、直觉等其他的加工方式权力也会增加对知觉对象的个性化认知
[13]
[20]
[2]
。
关于权力和自动/控制社会认知的关系,也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看法。Overbeck等发现
。Smith认为Fiske(1993)、Keltner等(2003)得
出的高权力提高自动化社会认知的结论并未有直接的证据,而权力增加个体对他人的刻板印象——这被广泛认为是权力提高自动化社会认知的证据——也可以认为是高权力个体自己努
力控制的结果。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个体并非总是处于权力的关系中,很多知觉的对象并不处于知觉者权力的等级结构中,高权力个体不可能总是用简单化的方式知觉他人,以维持自己的权力地位
[16]
。
2.2.3 权力与内隐偏见
大量的研究表明,启动个体的权力感会对个体的社会认知产生很多消极的结果。如启动个体权力感,会提高个体用刻板的方式知觉他人人的物化
[22]
[17]
,减少个体的观点采择
[21]
,增加个体对他
等。权力导致的这些消极结果虽然没有直接地证明权力会导致对他人偏见,但是
间接地说明了权力会使得个体以消极的方式知觉他人。那么权力是否会增加个体对他人的偏见这一问题开始引起权力研究的关注。Guinote等的一项研究发现,高低权力感在个体对移民的外显态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
[23]
。Richeson等,使用IAT(内隐联结测验)研究了权力与种
族内隐偏见的关系,结果发现,与白人下属对黑人上司的态度相比,拥有权力的白人上司对黑人下属显示出更强的、自动化的种族偏见,而如果对象都换成白人话,则没有差异。这个研究揭示了权力高低与种族偏见之间存在着内隐的关系。但是该研究并不能完全说明权力是否能增加个体的内隐种族偏见
[24]
。因为此研究获得的差异,不能确定是由对象的权力差异导
[25]
致还是由被试自身的权力差异导致。Guinote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启动个体的权力感增加个体的内隐种族偏见,而对象的权力高低并不影响内隐偏见2.3权力与道德
早在1972年,Kipnis就在其研究论文的标题中提出了“权力导致腐败吗?”的疑问,在研究中Kipnis发现,持有权力的个体总是试图影响低权力个体的行为,贬低低权力个体的价值,将低权力个体的努力归因为受到权力控制所致而不是出于自身内部动机,把低权力个体视为操纵的对象,偏向与低权力个体维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6]
[26]
。
。近来研究也发现启动个体的高
[22]
权力感会导致更多的自私行为,倾向于将他人视为达成目的的工具敌对策略,做出较少让步,给自己分配更多利益
[27]
,在谈判中更多使用
,这些权力产生的消极结果会让人觉得权
力会导致道德堕落。然而,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权力会导致道德堕落。近来有研究者直接将道德纳入权力研究的视野,Lammers等研究了道德思考模式(moral thinking style)与权力的关系,发现高权力个体倾向于使用基于规则(rule-based)的道德思考模式,低权力个体倾向于使用基于结果(outcome-based)的道德思考模式,但是当基于规则的道德决定损害了个体的利益时,上述权力与道德思考模式的关系会产生反转
[28]
。随后,Lammers等进一步
研究了权力与道德虚伪行为(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的行为,而自己的行为却履行较低的道德标准)的关系,发现提高权力会增加个体的虚伪行为,但是如果权力是不正当的,那么高权力个体则会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2.4 权力与行为
启动个体的权力能够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那么也必然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Keltner等在总结前人对权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类行为“趋乐避苦”基本取向,整合性地提出了解释权力效应的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the approach/inhibition theory of power),认为提高权力感会激活个体的行为接近系统(behavior approach system,BAS),引发与奖赏相关的行为,并表现出更少的行为抑制性;而降低权力感则会激活个体的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 inhibition system,BIS),引发应对威胁、惩罚有关的行为,表现出更多的行为抑制性[2]。众多的研究支持了该理论,如启动个体的权力感,会导致个体有更强的行动取向,而不论行为
[29]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