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浪初步设计说明(20050507修改)
载力较高,无不良地质现象,是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该建筑物的兴建。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程区域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素填土、粉土、中粗砂和卵石层,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综合分析,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土。
根据区域土类型,估计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范围值为250~55m/S。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大于5米,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区地质情况较简单,下部地层较好,适宜工程建设。 最大冻结深度l.38米。 3.6.8 建筑材料
由于场区内卵石层厚度较大,在道路建设时砂石料可在当地就地开采,水泥、石灰可当地购买,沥青需要从兰州购买。
4. 工程概况
4.1. 工程概述
根据古浪县古浪镇道路网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对主次道路通行能力的分析,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设计。共建设道路2条,总长3601.38米,其中昌松路2173.71米,支路1426.67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机动车道面积5.70万平方米,非机动车道面积3.92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72万平方米;路灯电力电缆1.44万米,单杆单挑路灯206盏,电缆手孔井206座,HYPE管0.72万米,杆上变压器3台;交通标线3493m2,
11
标志牌110块,信号灯22盏。
4.2. 规划简况
4.2.1 道路交通规划 4.2.1.1. 对外交通规划
由于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北延东扩,因此国道312线在规划近期期末穿越规划区,将规划区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由于以后国道312线将改为全封闭高速汽车专用道路,对城市建设布局有较大的影响。考虑到城市远期的发展,完善城市各功能分区以及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规划将国道312线城区北段再次改线。将规划区内的部分路段改至古浪河以东,从规划区外围通过。同时在规划的中心大道(暂名)与国道312线的交叉口出设一出入口。该交叉口采取互通式立体交叉,将国道312线与城市紧密有机的联系起来。
随着远期城市的发展,现有的客运站规模以及位置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规划将新建客运站于环城东路和中心大道交叉口北侧。同时要加强对客运市场的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客运车辆在城区内穿行拉客。规划在环城东路和中心大道交叉口南侧布置一处货运中心,加强城区与各乡镇以及其它市县的物资流通。
4.2.1.2. 城区交通规划
规划根据地形及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合理利用现有道路,优化处理城市道路与铁路、国道的交叉,健全城市道路系统,形成功能明确、完整、有机的道路网络。
12
1、城市道路级别
规划城区路网基本沿用原有方格网状的道路格局,在原有路网的基础上,形成“外环内网方格状”的道路骨架。昌灵路与中心大道(暂名)十字相交,构成城市主发展轴线。外环路偏重于交通性。
⑴城市道路级别
规划城市道路分二级:城市干道、城市支路。 城市干道:为三纵七横。
城市支路:外环路以及各街坊的联系道路。 ⑵城市道路断面
规划根据道路性质、交通量、工程管线的敷设要求和城市抗震设防要求,确定道路断面形式。干道红线宽度为34-42米,断面形式为三块板。支路红线宽度为16-24米,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详见道路规划一览表和道路规划图)
⑶交叉口设计
规划交叉口大多为“十”字和“T”字交叉,尽量避免道路锐角相交。城市的出入口与国道312线为互通式立体交叉。
⑷城市广场
规划在昌灵路和北二路,昌灵路和南一路相交处分别布置了城市文化广场和城市绿化广场,供居民休憩、活动。城市绿化广场以绿化为主,适当布置建筑小品如代表城市特色及形象的雕塑等,形成丰富、壮丽、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景观。文化广场以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建筑小
13
品和象征地方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奋发上进的雕塑为主,适当配置绿化和少量的文化建筑。
⑸停车场
规划在城市东出入口处设置公共停车场。 ⑹加油站
由于现状加油站位于规划的城市中心地段,规划将其搬迁至城市东出入口,靠近国道312处,方便城市车辆和过境车辆使用。
4.2.1.3. 绿化系统规划 1、规划布局
规划以大面积的公园及小游园为“面”,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带为“线”,以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为“点”,构成“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绿化系统。
⑴公园规划
向西南方向扩大和改造现有的龙泉寺公园用地,以方便老城区居民就近使用。在古浪河以西,靠近规划的工业区以南的地方规划一处公园,占地23公顷。公园绿化以种植大面积能起到防风、防尘、防噪音的植物,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内部布置一些亭、台、楼、榭以及儿童娱乐等设施等供人们休息,丰富公园景观。
⑵小游园和街头绿地规划
结合现有的陈家沟林地,扩大其绿地规模,建设为城市西山生态小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