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省考《申论》模拟试卷(一)解析 - 图文

2018年省考《申论》模拟试卷(一)解析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24:01

相关的新技术研发上。

三、参考答案

关于更好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的简报

智慧交通建设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环节。智慧交通可以解决当前城市中存在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实现科学化的交通管理。同时,只有更好地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才能顺应当前的科技发展的趋势。关于如何构建高效的智慧交通,具体措施如下:

一、规划先行,协作共赢。制定智慧交通相关规划,并成立专门实施机构。多部门联合,并开展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智慧交通涉及到政府和企业,政府部门中也包括城管交管等多个部门,因此更需要规划与协作。

二、政府支持,规范引导。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开放合作空间,利用好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另一方面,政府站在发展智慧交通的角度,予以必要的规范和支持,体现“审慎包容”的态度,不仅要营造宽松安全的环境,改善交通规则、硬件设施,而且要出台文件界定规则。

三、注重技术研发。重视新技术研发,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资金在智慧交通系统相关的新技术研发上。 四、构建成熟智慧交通体系。在建立智慧交通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构建体系联动的成熟的智慧交通系统。

四、阅卷标准

一类卷(21—25分)紧扣材料,完全符合答题要求的文种特点,逻辑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400字。 二类卷(17—20分)与一类卷相比、逻辑、语言方面略有不足,但不影响文章整体感知。不少于400字。 三类卷(12—16分)与一类相比,存在问题较多但并不严重,基本功尚可。不少于350字。 四类卷(6—11分)存在问题多且严重,基本功较差。

五类卷(5分及以下)文不对题,完全不符合答题要求,基本功极差。

第四题:参考给定资料,结合对立统一规律,以“城市交通建设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1200字左右。

一、试题分析

题目有两个明确要求,一是要结合对立统一规律,二是要提出关于城市交通建设的见解。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性体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属性。这一规律体现在城市交通建设上,表现为城市道路供给的有限性和城市道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城市交通建设的见解即要指出在对立统一规律的指导

2018年度多省联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第 9 页 共12页

下如何进行城市交通建设。

二、材料分析

5.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再加上城市土地、政府资金等条件约束,城市道路供给的有限性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城市道路供给和需求包括城市交通用地供给与需求、资金供给与需求、环境供给与需求、能源供给与需求、制度供给与需求等。城市道路供给的有限性和城市道路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制约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批注1】 城市交通,尤其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其他行业不同,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批注2】固定资本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且为了保障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充分发挥其运营效用,除了建设成本的投入,还需要进行定期大中修缮、日常养护以及运营管理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批注3】同时,城市交通行业存在网络规模效应特点(这也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特征)。【批注4】也就是说,一条或者几条道路的建成难以发挥规模性的作用,只有建成一定数量的道路,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道路网络结构,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的规模效益。要建成一定数量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一定的运输能力和运输规模,必须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 【批注1】城市道路供给的有限性和城市道路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批注2】有限性的原因: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批注3】有限性的原因:除了建设投入,还需要大量的修缮、养护、运营管理费用。 【批注4】有限性的原因:城市交通行业存在的网络规模效应特点。 的资金。城市政府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其财务支出范围比较广泛,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其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收入,城市交通与城市其他产业发展之间无法共享资金的问题,即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批注5】由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建成后会形成大量的“沉没成本”,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旦退出经营,这些物化的资金几乎不可能收回。 鉴于汽车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及其对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国家于1986年将其定为支柱产业,并在随后的一二十年中不断出台激励政策,我国汽车的产销量不断提高。国家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大力推动和鼓励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生产【批注5】有限性的原因:政府财政资金有限。 【批注6】无限性的表现:国家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我成本下降与车型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 我国城乡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批注6】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向大 2018年度多省联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第 10 页 共12页

【批注7】无限性的表现:城市化加快,中城市积聚。这不仅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形成巨大压力,而且对城市交通承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批注7】中国各类城市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城市化,还伴随着机动化,尤其是城市交通出行的小汽车化。无论是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城市人口不断聚集,还是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过于庞大并以一定的速度继续增加,这些都意味着城市道路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发展不仅表现在城市交通用地需求的增加,还在于其他行业用地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恶化城市道路供给与需求的紧张状况。【批注8】这些城市交通需求对于既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即时容量提出了巨大挑战,加剧了道路交通供不应求的状况,降低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另外,在既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下,不断增加的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交通承载力增加。 【批注8】有限性的原因:城市用地紧张。 动车保有量基数将不断推高即时道路的在驶量,不断降低车流速度, 不断延长出行时间,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和普遍。 城市道路供给与需求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体现在城市道路需求是不断增长的,具有相对无限性,而城市道路供给是有限的,城市道路供给无法完全满足城市道路需求的增长;其统一于城市交通承载力和城市交通供需相对均衡,有利于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要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货运需要。【批注9】 【批注9】统一性:城市交通承载力和城市交通供需相对均衡。

三、参考范文

城市交通建设之我见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道路系统间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经过60多年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发展,但是也存在诸如交通拥堵、道路设施疏于维护等导致的出行难、出行贵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表现为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与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匹配。因此有必要分析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关系,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改进思路。

在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这一对矛盾中,城市交通需求处于支配地位,而城市交通供给处于次要地位;城市交通需求支配、决定、引领和推动城市交通供给向前发展,同时城市交通供给又反作用于城市交通需求。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矛盾主要是由处于主要矛盾地位的城市交通需求决定,而处于次要矛盾地位的城市交通供给也会制约和影响城市交通需求,二者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有把握了这种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

城市道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对立性主要体现在城市道路供给的有限性和城市道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由

2018年度多省联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第 11 页 共12页

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且具有网络规模效应特点,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应,同时后期的修缮、维护也需要大量费用,加上政府财政资金的有限,使得城市道路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加上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交通需求增大,使得的城市交通需求不断扩张,因而城市道路需求是无限的。

城市交通建设统一于道路交通的承载力,统一于城市道路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平衡。从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来看,城市交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道路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平衡,以及道路交通的承载力的扩大。

对此,一方面要抑制和引导城市道路需求。由于城市道路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及其对城市交通的决定性制约作用,而且城市道路资源需求主要体现为个性化的私家小汽车出行,所以必须充分考虑私家小汽车出行对城市道路资源的需求及其影响。由于城市交通中各种交通方式的动态人均时空消耗和动态人均占地面积的不同,所以在城市道路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城市道路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均衡,可以抑制城市道路资源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各种交通方式的动态人均时空消耗和动态人均占地面积较少的交通方式,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条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出行需求。

另一方面要适度增加城市道路供给。优化既有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优化城市路网等级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结构应该按照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不同功能以及城市规模,配置不同数量的各等级道路,各等级道路相互支撑和服务,实现各等级道路供给以及整个道路网供给效用的最大化。也就是,按照交通供给能力最大原则进行的各等级道路的优化组合、相互依存,更好地完成城市道路交通的集中和疏散功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城市交通建设是难题,破解难题首先需要思路正确,观念科学,认识到需求和供给的对立统一性;其次,要遵循这个认识,统筹处理“抑”和“增”的关系。这才是城市交通建设的正确之路。

四、评分标准

一类卷(41—50分),能够联系对立统一规律,明确指出城市交通的对立与统一的具体体现,并针对性了提出了自己关于城市交通建设的见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合理,表达准确流畅,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二类卷(27—40分),能够联系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了关于城市交通建设的见解,但是论述不够准确,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较为严谨、合理,表达较为流畅,卷面整洁。

三类卷(15—26分),谈了城市交通建设的见解,但没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中心较为明确,结构基本完整,但论证不够充分,表达模板化,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卷面不够整洁。

四类卷(14分以下),思路不清,结构不完整,论证不充分,或过度搬运、拼凑材料,表达模板化,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

备注:没写文章标题的扣2分。

2018年度多省联考《申论》模拟试卷解析(一)第 12 页 共12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相关的新技术研发上。 三、参考答案 关于更好推进智慧交通建设的简报 智慧交通建设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环节。智慧交通可以解决当前城市中存在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实现科学化的交通管理。同时,只有更好地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才能顺应当前的科技发展的趋势。关于如何构建高效的智慧交通,具体措施如下: 一、规划先行,协作共赢。制定智慧交通相关规划,并成立专门实施机构。多部门联合,并开展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智慧交通涉及到政府和企业,政府部门中也包括城管交管等多个部门,因此更需要规划与协作。 二、政府支持,规范引导。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开放合作空间,利用好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另一方面,政府站在发展智慧交通的角度,予以必要的规范和支持,体现“审慎包容”的态度,不仅要营造宽松安全的环境,改善交通规则、硬件设施,而且要出台文件界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