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绿化最全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图文
Z
4、钢筋切断:钢筋切断采用切断机切断。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损耗。下料时禁止使用短尺量长料,避免累积误差。在切断过程中,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弯头等,必须切除。
5、钢筋弯曲:Φ12 及Φ12 以上钢筋采用弯曲机弯曲,Φ12 以下钢筋采用人工弯曲。箍筋弯钩角度为 135°,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的直径,且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2.5d,平直段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10d。Ⅱ级钢筋不能反复弯曲。
6、钢筋连接:直径≤Φ16 的钢筋采用搭接绑扎,搭接长度严格按照规范和施工图纸的规定。直径>Φ16 的横向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同时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和见证取样复检后方可用于工程,接头位置和数量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四)、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弹线 → 铺放底层钢筋 → 绑扎 → 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和绑扎上层钢筋 → 池壁(墙)插筋 → 绑扎池壁(墙)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签证。
2、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3、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4、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 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5、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 1m 左右一个为宜) ,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6、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
Z
Z
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根据弹好的池壁(墙)位置线,将池壁(墙)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8、池壁(墙)筋绑扎:先绑2~4 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其塔接长度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墙筋外侧应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五)、钢筋验收
1、材料的试验和进场验收
钢筋出厂时,应在每捆(盘)上都挂有两个标牌(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 ,并附有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厂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等。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 5%进行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皱。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试验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2、绑扎成型验收
核对图纸,到现场检查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是否正确;并用尺量检查钢筋的间距和锚固长度;特别是要检查负筋的位置。检查钢筋表面是否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等。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缺口、松动、变形现象。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3、验收程序和报验
为确保优质的工程质量,我们严守三检制的验收程序,认真做好班组自检、交接检,质检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最后交由监理进行验收。
Z
Z
五、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法
1搭设要求
1.1外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将凹填土严格分层夯实,沿建筑物外围浇捣2m宽、100mm厚的C10素砼垫层,在脚手架外侧挖抡一浅排水沟排除雨水。立杆底部应加设长2m、宽200mm、厚50mm的木垫板,木垫板垂直于墙面放置。
1.2立杆横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4m。立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错开距离≥50cm,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l/3。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l/300,且不大于50mm。
1.3大横杆步距为1.5m,大横杆的接长采用对接,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相距≥500mm,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面脚手架总长度的l/250,且不大于50mm。
1.4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1.5剪刀撑在每个角面必须设两组,间距为12~15m,呈450~600交叉搭设。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保证相邻扣结点之间杆段的长细比≤60。
1.6连墙件按三步三跨设置,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1.7水平斜拉杆设置在有连墙杆的步架平面内,以加强脚手架的横向刚度。 1.8护栏和挡脚板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两道护栏和挡脚板。上栏杆高度≥1.2m,且栏杆间净空高度≤500mm。挡脚板可用加设一道距脚手板面0.2~0.3m的低栏杆代替。栏杆和挡脚扳应设在外排立杆的内侧。
1.9安全网外架采用立网全封闭,即脚手架外表面从上到下满挂密目式安全网,首层施工层及其以下每隔10m应用干网封闭,施工层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封闭。
1.10建筑首层的交通口、运输道和人员经常运动处应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防护棚,顶部
Z
Z
用双层竹脚手板中间夹垫一层油毡。顶棚与支撑支架绑扎连结,支架结构必须安全稳固。
2.搭设程序
按施工设计放线,铺设垫板,标定立杆位置→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依次向两边竖立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大横杆和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大横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和大横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按40~60N.m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和地基情况,确保构架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或加抛撑)→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设置连墙件和剪刀掉(滞后不得超过2步)→装设作业层间小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或围护、封闭措施。
3.安全事项
3.1.内排钢管与建筑物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宜为20~30cm。 3.2.注意杆件的搭设顺序。
3.3.在铺设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板,栏杆高度1.2m。 3.4.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持,以确保搭设过程中的安全。 3.5.拧紧扣件的力度要适当,扭矩宜为40~60N.m。 3.6.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扣件不得使用。
3.7.随时矫正杆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
3.8.没有完成的脚手架,在每日收工时,一定要采取加固措施确保架子稳定,以免发生意外。
4、双排架与墙体的拉结
设置连墙体,每四跨三步设置一个,梅花型布置,使脚于架与墙体保持垂直。采用埋件连接或内撑拉杆连接方式,尽量连接在横杆处,接点设两根水平斜杆,开口朝墙外侧。
5、拆除要求
5.1.划出工作区标志,地面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禁止一切非操作人员
Z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