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6月中美史题型
列举题:四王,八怪,宋四家书法,宋瓷 清四王:
A,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以书画自娱,画工山水,笔墨苍润随意点染。《仿北苑山水轴》
B,王鉴,字圆照,号香碧,染香庵主,精于临摹,青绿山水纤不伤雅,皴染技法亦称佳妙 C,王翚,字石谷,号耕烟山人,融南北宗之技法。《南巡图》《小中见大册》
D, 王原祁,正统派核心,王世敏孙,字茂京,号麓台,干笔枯墨,‘浅绛’法极精要,笔力沉着。《万寿盛典图》《仿黄公望山水》 八怪:
特点:自由。显示了文人保全个性的完整,无不采取极端的形式。金农,黄慎,汪士慎,郑燮(郑板桥),高翔,高凤翰,李勉,李蝉,罗聘等人。 宋四家书法:
宋四家书法 李建中《同年帖》 蔡襄《诗札册》《入春帖》 欧阳修《灼艾帖》 苏轼《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 黄庭坚《诸上座帖》 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宋瓷: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白瓷发展变化最大
简答 :花鸟画家崔白,风俗画(张择端),宋徽宗,南宋四家(可能为列举),元四家(可能为列举).吴门画派,四僧(可能为列举) 五代人物画:
顾闳中,江南人。以人物肖像著称,曾画过后主的肖像。后主曾命其与周氏、高太冲夜至韩熙载家,窃窥其行状,归而画成《韩熙载夜宴图》。 宋徽宗:
他酷爱和重视绘画,他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搜罗、鉴定宫廷藏画,编《宣和画谱》。画院内一时人才济济,成为中古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他创造的书法字体,叫“瘦金体”。是楷书的一种。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楷书千字文》,《秾芳诗》。 花鸟画家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工画花竹翎毛,尤以画带有野情野趣的败荷凫雁驰名,也能画佛道人物及山水。崔白善于表现在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互相关联,不再是僵死的标本。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双喜图》《寒雀图》
张择端(风俗画):
张择端是山东东武人,曾攻读儒业,后学画,擅长画建筑车船风俗题材。传世作品:《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 南宋四家:
A,李唐开辟一个新时代,他的《采薇图》以侧锋阔笔描绘,简洁有力,他是从北方山水传统转变为南方山水传统的关键性人物。代表作:《长夏江寺图》《万壑松风图》。 B,刘松年,钱塘人。四时变化清晰,笔墨严谨细密,刚健兼有滋润,既继承了界画用笔精细的传统,又把人物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笔墨生妙,诗意浓郁。《四景山水图卷》《夏景图》。
C,马远,在思考程式与物象的关系方面花大力气;有自己的样式;绘水动态的集大成者。《十二水图》《踏歌图》。
D,夏圭,钱塘人,能作小品,更能作长卷。《烟岫林居图》《雪堂客话图》等笔致虽然轻松,但构思却十分严谨。《山水十二景图》《溪山清远图》 元四家(人文画)(也可能是论述题):
A,黄公望,江苏常熟人,原名陆名坚,出狱后改号大痴,“痴”是一种社会保护色,可以掩盖许多画家真实的动机和面目。黄公望强化了浅绛山水的画法,在画上笼罩淡赭色,增加画面整体感,并使墨色滋润,这可以《天池石壁图》和《丹崖玉树图》为代表。他晚年用笔更简,只在空勾轮廓内略加皴擦,再染淡墨或浅绛,再加直线短皴,这可以《九峰雪霁图》和《富春大岭图》为代表。
B,吴镇,真正的隐士,风格一是临摹可以假乱真,二是所谓不专志极率略的风格。他书法卓然成家,画山水学董巨一派。《双桧平远图》,吴镇在中年以后作风趋于粗豪不羁,喜用秃笔泼墨作画,笔势豪纵,墨渖淋漓。《嘉禾八景图》《渔父图》歌颂归隐,成为士大夫们心中向往的境界,《墨竹谱》。,吴镇的作品都是雄浑沉郁一派,愈老笔墨愈简练粗豪。 C,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绘画作品中隐居题材占大部分。他画山水在元季四家中面貌最多:有一种用水墨画长笔麻皮皴的,用墨稍湿润,浑厚沈郁,最近于巨然风貌。墨竹《竹石图》笔力扛鼎。王蒙的作品在元季四家中最为深秀繁复,其独创的笔法称牛毛皴、解索皴,其景物可游可居,笔趣也是最富于变化,与倪为两个极端。作品:《葛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具区林屋图》《云山图》《岱宗密雪图》
D,倪瓒,个人面貌最突出,字元镇,号云林 幻霞子等,强调所谓的清俗对立,清俗观完全是文人精神特权的产物,也是备受后世文人推崇原因,强调画以人传,《六君子图》体现阔远特点,《渔庄秋霁图》技法上炉火纯青的标志,倪瓒的意义在于使后代画家知道艺术高下的标准所在。
明四家(吴门画派分两派分析):
A,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在家乡过悠闲的绅士生活,他出身于诗画及收藏世家,本身兼长诗书画,终身不仕。沈征君《两江名胜图册》《吴江图》《灵隐山图卷》《张公洞图卷》记录对景物的特殊感受,他的平和心态使他在艺术创作时能够沉浸在传统里面体会出其中精华。在粗笔中得到沉郁苍茫的神韵成为吴门画派中最杰出的人物。
B,文征明,名璧,字征仲,号衡山居士,与沈周同乡,并师事沈周。绘画秀丽文雅,风流蕴藉善水墨和青绿山水。《江南春图》典雅,编修《武宗实录》对腐败政治的无能为力,在字画中寻找精神寄托。《东园图卷》真赏斋图》《石湖清胜图》《浒溪草堂图》《石湖图》《天平纪游图》《洞庭西山图》《金陵十景图》,吴门画派盟主地位,编写《长物志》《写生花蝶图》
C,吴中四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他是由文人发展而成为的职业画家。唐寅博修养广,诗书画并皆佳妙,阅历较广,入世较深,故题材范围宽广,亦今亦古,不拘一格。某些作品尤能通过诗书画的结合阐发不同寻常的立意,其艺术在文人画家的风流洒脱中不乏职业的严谨缜密。清劲细长的皴法,使画面增添灵逸秀雅之气,《落霞孤鹜图》,抒发孤迥自傲情怀,《古木幽簧图》。
D,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剑阁图》,《桃源仙境图》《仙山楼阁图》《海天落照图》都是在唐人金碧山水中创新出奇的佳作,体现明代商业文化的一大硕果。仇英的文化修养不博,足迹所经不广,专画传统题材,但临古功深,善于囊括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不失与民间一脉相通的欣赏习惯,尤长于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苟,在精丽秀美中又闪现着文入画的妍雅温润,在当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体格。 清四僧:
A,弘仁,姓江名涛,字六奇。强烈民族情感,善山水梅花,把握古人之精神不落古人技法之窠臼,实现自我超越。山水有独特面貌,善用枯笔焦墨,并融入金石趣味,风格苍厚冷逸。《黄山图册》
B,髡残,石溪,白秃,残道人,明亡而出家,国难后的影响。《苍茅凌天图》 草书题画大家。兼擅花卉、人物,尤精于山水。宗法黄公望、王蒙,以秃笔渴墨,描绘繁复景致,风格浑厚凝重。
C,朱耷,八大山人,其绘画大多缘物抒情,主观成份较多,往往将物象人格化,以寄托情感。其花鸟极富个性,被誉为写意花鸟大师。常以作画传达亡国之痛,有深刻寓意。画风简练雄奇,笔式扩大痛快,意趣冷傲而不可接近,稚拙清新风格。愤慨沉闷情感之寄托。《荷石水禽图》《河上画卷图》
D,石涛,朱若极,精研佛学,书画极工特擅山水。反对一味临摹古人,强调抒发个性,主张师法造化。石涛强调从宇宙的高度来说明绘画作品中创造一完整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性。此外,他还是中国画史上极为重要的理论阐述者,其绘画美学思想核心所在,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杰作之一。 赵孟頫
一.赵孟頫。元代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故宋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子孙。文化冲突的结晶,与钱选等人被誉为“吴兴八俊”。
二.首先,赵孟頫在书法领域是具有强影响力的盟主地位,他创造的“赵体”,平整均齐,秀媚圆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伸缩性,使用当时的书风,包括元代的刻写字体,都笼罩在他的影响下,意义重大。他对篆、分、隶、真、行诸体皆精,尤其工楷、行书。传世作品:《洛神赋》、《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三.赵孟頫是杰出的山水画家。工笔、写意、青绿、水墨样样精通,各种风格自成一家。作品:《春山图》《水村图》。
四.赵孟頫擅长人物画,如僧佛画、人骑图。《幼舆丘壑图》能看出他对晋人风骨的向往,他的艺术涵养使得他的画作洋溢着真正的文人气息。代表作:《红衣西域僧图》。 五.他擅长花鸟画和鞍马图。《秋郊饮马图》鞍马画方面,他花了很大精力追求唐人的神韵。他已经跳出唐人“画骨”、“画肉”的风格之争,而是充分展开了画马的图像意义。
六.赵孟頫还擅长墨竹画,他画的墨竹是“神而不似”,他的《竹石图》是其水墨写意画的代表作,其画法明显地融入了书法的笔意,擅长运用草书飞白法,。
七.赵孟頫在书画理论方面也有着杰出的成就。他力倡复古,强调书画同源。复古:追溯文化的鼎盛阶段,他越过宋的文化历史,学习唐人的文化。由于他有书画两方面的权威影响。 董其昌
一.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人。董其昌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主持元宋文坛20年,对同时代和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和深远。
二.南北宗论是一个很杰出的山水画理论,他根据禅宗史上顿悟和渐悟的南北二宗之分,以此把山水画中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的创作加以区分,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是行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仰北”,标榜文人画。根据这种分宗法,北宗的归属是把矛头对准明代的浙派,而南宗的正传就是指松江画派自己,成为一种典型的宗派理论。
三.董其昌是书法绘画上的一代宗师,首先以书法称雄,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合称“明末四大书家”,他从颜真卿入手,广涉晋、唐诸家,又参合苏轼等人笔意,自成一家。他的书风儒雅秀逸、境界空远古谈,极富书卷气息。作品:《乐毅论》、《储光羲五言诗》等。 四.学习古人画法,在笔墨中细心分类,水墨写意山水上,讲究笔墨韵致追求写意效果,注重笔墨、强调抽象形式美感的发展方向。董其昌开创松江画派的独特面貌,松江派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小的流派,如云间派等。作品:《秋兴八景图册》《剪江草堂图》。《容台别集》。 山水画发展
以山水画发展路线。涵盖五代、宋的画家等。从荆关董巨到李成、范宽为止。若涉及到后世,请以上面为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