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离线作业
且在这一方面,网络小说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如果将它看成是传统名著的替代品,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传统名著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缩影,也可以看出文人思想的结晶,细细地去品味去思考可以获得很多,而这些却是网络小说所没有的。因此我们不能排斥网络小说的存在,但同时也不能以网络小说来取代传统名著。
第三章:文本的构成
1、文学中的语言可以区分为__人物语言__和___叙述人语 言____两种。
2、三分法一般将文学区分为_叙事类文学_、__抒情类文学_和戏剧类文学三类。 3、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有_悲剧__、_喜剧__和正剧三类。 4、情节一般由序幕、开端、_发展__、_高潮_、__结局_和尾声构成。 5、题材的两个主要来源是_直接经验材料_和__间接经验材料_。 6、表现手法主要包括___叙述和描写_、_抒情和议论_和_对话和独 白_等三种类型。
7、叙事诗主要包括_史诗_和__故事诗_。
8、鲁迅认为,悲剧是将___有价值的东西_____毁灭给人看。
9、恩格斯认为,悲剧矛盾冲突的本质是_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的不可能实现_之间的冲突。
10、何为题材?
题材是作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出来的、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依据的感性材料,它包括储存在作家头脑中的表象材料和情绪材料。
11、何谓主题?
文学文本中为作家所执意所表现的贯穿全篇、统帅全局的基本思想,就是文学文本的主题,又称主题思想。
12、何谓情节?
情节是指在特定环境中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所构成的一个事件的进程。
13、何谓文学文本的结构?
文学文本的结构是指整个文学文本的组织架构,它具有布置全局的作用。
14、何谓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作家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15、何谓叙述? 叙述是作家对人物、事件和场景进行概括地交代和说明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类文学发展的早期多用这种表现手法。
16、何谓对话?
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来进行的一种艺术手法,它需要对话的双方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7、何谓独白?
独白是人物单独的语言,是个人内心活动的表白,它不像对话那样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持才能进行下去。
18、何谓体裁?
体裁是指构成文学文本的内容的具体文学样式。
19、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关系。 首先,人物性格是情节开展的原动力,作家在文学文本的创作中只有深入把握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才能塑造出合情合理的情节;其次,人物性格有只有在具体的情节中才能得到显现。
20、举例说明小说的特点。
第一、小说能够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第二、小说大多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第三、小说可以描写具体可感的环境。
21、一般而言,我们对文学文本的结构有哪些要求?
第一、结构应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第二、结构应符合自身的审美原则。
22、文学中的语言的特点。
第一、情境性;第二、创造性;第三、非语义因素的语义性。
23、叙事类文学的文体特征。
第一、注重通过叙事主人公对外在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客观的描绘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第二、作家反映生活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叙述。
24、戏剧类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语言富有高度的表现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个性;(二)戏剧类文学的语言富有动作性;第二、具有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
第四章:文学的创造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出自_《礼记·乐记》_。
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出自__钟嵘_的_《诗品序》。 3、“集体无意识”的提出者是_荣格__。
4、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可以区分为_素材积累_、艺术构思_和__艺术传达_三个阶段。
5、艺术构思可以区分为_萌发阶段_、__孕育阶段_和__成形阶段_三个阶段。 6、何谓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7、何谓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心理过程。 8、何谓艺术直觉?
艺术直觉是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涵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9、何谓艺术灵感?
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10、何谓艺术传达?
艺术传达是指作家运用艺术语言把头脑中构思的审美意象加以物化的过程。 11、何谓艺术情感?
艺术情感是指文学活动的主体在文学活动中产生的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12、何谓艺术理解?
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13、何谓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又称艺术个性,是指文学创作的主体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才能特征。 14、何谓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文本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的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特性。
15、何谓文学的时代风格?
文学的时代风格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16、何谓文学的流派风格?
文学的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它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17、什么是感悟说?
答:这种观点源自中国传统诗学,核心主张是文学创作乃作家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此种论点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它在解释文学创作时依据的是“物→心→文”这样一条路径,先有外物激荡人心,然后由人心因物而感动,最后将这种内在之感动外化为文。这实际上就是“乐由中出”思想。这种思想至于魏晋六朝,几乎成为古人解释文学创作之通则。如钟嵘《诗品序》亦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等,它们都与《乐记》之论一脉相承。此后历朝历代诗论家中坚持感物说的不乏其人。感物说的主旨在于强调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主体心灵与客观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当然,作家受外物刺激而激起创作欲望,这个“外物”不能仅限于外在的自然景物。因为社会生活也同样可能成为激起创作欲望的契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和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都讲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对作家创作欲望的激起作用。“感物说”仅止于外在自然,当然是其所短。 18、试述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几种基本因素。
答:第一、文学创作是个体性精神需求的产物;第二、文学创作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第三、文学创作又与无意识心理因素有着紧密联系。 19、试述作家的独特素质。
答:第一、作家应该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第二、作家应该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第三、作家对于语言应该有着超常的敏感。 20、试述作家的主体特征。
答:第一、暂时放弃对现实的直接功利性关系;第二、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三、向创作对象投注强烈的情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