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对世博的投入以及世博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对世博的投入以及世博对中国的影响
举世瞩目的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我们期待了很久,当然我们的准备也是相当的充足。举国上下为了迎接此次盛会的到来付出了很多。距离世博会开幕数月之前,上海乃至中国都努力以最好的姿态迎接这次盛会。
关于中国对上海世博会的投入,自世博开始建设伊始,有关世博建设总规模的猜想一直不绝于耳。据中国权威报道,世博建设的总规模接近220亿元。资料显示,这220亿中有近180亿的投入为上海市政府进行的世博园区内建设,这与上海市官方之前透露的数据相吻合。其中,耗资最大的世博轴投入了近30亿元资金,造价排在其后的中国馆造价20亿元、世博中心造价16.3亿元、演艺中心造价11亿元、主题馆造价10.74亿元,仅永久性建筑物“四馆一轴”一项,就投入了近90亿的资金。220亿中其余40亿投入,则由各自建馆(国家馆、企业馆)以及城市最佳实践区、各省市展馆共同组成。其中,西班牙馆、澳大利亚馆、中国船舶馆都是出资大户,每个馆的平均造价都在2亿元以上。 据了解,仅浦东世博轴及其地下综合体一项的总造价,就高达28.7亿元,如果算上浦西世博轴的造价,最终成本或将接近30亿元。这个数字,已经约等于北京奥运会中“鸟巢”加上“水立方”的总造价。业内分析人士称,此届世博会的世博园是历届世博会中面积最大的,在如此多国家参展的情况下,建设费用很有可能创下新高
当然,为了更好的应届此次盛会,我们的投入不仅仅是世博园区和场馆,而且在科技,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比如:南起世博园区边缘、北至黄浦江的世博轴是本届世博会的主入口和主轴线,是一个集商业、餐饮、娱乐、会展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除了造型极具美感之外,世博轴还有着多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如使用引黄浦江水当空调,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以及使用“阳光谷”为地下进行采光和蓄水等,无一不展示当今国际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和生态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说起我们对世博的投入固然很高,但是世博会对上海乃至中国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世博会选择上海,世界看好中国。被誉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谁能与世博经济共享呢?
首先,我认为上海世博为中国发展再装一个“加速器”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它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和举办能力的考验,同时也会给举办国的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都知道,200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接近1000美元。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GDP总值将超过2万亿美元。而上海的人均GDP已从1977年的约1000美元跃至2002年的5000余美元,上海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并迅速向建设国际经济中心、贸易
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目标迈进。在高位上运行的上海亟需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大项目作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推动力,而2010年世博会正可成为这样的推动力。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宇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无疑就像装上了一个加速器、一个辐射源,不仅上海受益,全国也会从中获益。”专家分析认为,上海申博成功后,每年将给中国GDP带来额外的0.5—0.6个百分点增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博会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次重要机遇,将有力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同时,中国长江三角洲先得“世博商机”
从现在到2010年,由世博会带来的庞大的“世博商机”,由于受区域位置影响,将首先惠及江浙地区,直接拉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专家认为,世博会的场馆、交通、城建等设施,都离不开“长三角”等地区的合作,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因加速设施建设,必将富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企业流、技术流,这无疑将大大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使日本大阪因举办1970年世博会出现的关西经济带的奇迹有望在此重现。可能预期,借助“世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将在本世纪的最初几年内快速崛起,从“国家级”城市群跃升为“国际级”。由此,仅江浙地区有望意外获得上千亿元的直接商机,除此,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也会受益。中西部地区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对“世博商机”也是摩拳擦掌,正筹划
提前介入,抢得先机,加大在上海的投资力度,同时,还有不少跨国公司建在内地的加工基地,将会直接从设在上海的总部获得利益。
不能忽视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产生“辐射效应”
根据我们的政府规划,此后几年,上海用于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由此带动的延伸领域投资约是直接投资的5到10倍,即15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相当于1200亿元人民币至4000亿元人民币(按现在汇率算)。根据官方文件报告,世博园的选址从南浦大桥到卢浦大桥,横跨浦东与浦西,浦东部分占地为260公顷,浦西部分近50公顷,东道主中国馆设在浦东,面积达8.8万平方米;整个浦东的展览馆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建筑设计方案中最突出的亮点有三处,分别是称为空中花桥、椭圆运河、植物走廊。到2010年上海将拥有两个国际机场、两个火车站,还将建成连接黄浦江两岸的7条隧道、6座大桥、以及内环、外环和交环三条环线,还要建成近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和一线客运交通枢纽。有专家算了这样一笔帐:世博会直接投资25亿美元用于场馆建设,1美元的场馆建设投资,将拉动5到10美元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因此,对于我国建筑业来说,将是又一个春天。同时,由于上海世博会的巨额投入将会把周边地区带动起来,并向全国辐射,全国其他城市会仿效上海,为城市长期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健全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城市投资和居住环境等,每年将会增加市政投入千
亿元,掀起新一轮市政建设高潮。而且全国将新增100万个就业机会,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而且进一步的推动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
所以,在我们国家与政府在对上海世博投入如此之多后我们不应一味的质疑与埋怨,我们更应看到上海世博会所能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科技,环境效益!期待上海世博会后上海乃至中国新的发展与进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