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试论名词解释
41新建筑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最早从建筑领域开始,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成熟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达到了高潮。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设计应该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充分利用工业化提供的技术、材料,创造适合新的设计后条件的新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因此又称为“现代派建筑”新建筑。1、建筑材料商大胆采用钢筋混泥土、玻璃、钢材代替传统木材、石头、砖瓦。2、设计形式上,反对任何装饰,采用简单几何形状。3、由建筑设计开始,影响到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42、密斯凡德罗 德国著名建筑家和设计艺术教育家,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的重要成员,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斯的设计思想与格罗佩斯多有相似之处,反对建筑设计中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主张新的现代风格、强调功能性,主张用机械化、批量化的方式生产建筑。米斯提出了“好的功能就是美的的形式”“功能绝对第一”“少即是多”等理论。少是针对当时建筑界中任然流行的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因为古典装饰阻碍了建筑工业化进程。多则揭示了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形式简洁而效果丰富的建筑,并且实现最大的使用空间。米斯擅长在建筑中使用玻璃和钢架结构。创造出了玻璃“摩天大楼”的建筑形式。代表作品:巴塞罗那德国会馆、巴塞罗那椅、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43阿尔瓦.阿尔托 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他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努力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重视人的心理需求满足的设计方向。奠定了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影响了世界设计发展,是当代最为重要的设计人物之一。他的设计既保留名族性又体现鲜明的艺术个性,尤其是在对现代设计的人性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具有轻松感、流畅感、剧烈、耐性。阿图主义:信息理论、表现理论、人文风格。代表作品:帕米欧肺结核疗养院。 44、工业设计职业化 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的“设计-生产-消费”是一体的,几乎没有劳动分工。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社会分工,“设计-生产-消费”一体的模式一分为三。机械化生产带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中化、趋利化。市场竞争、市场需求使工业设计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设计的职业化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1919年美国西奈尔开设了自己的职业设计事务所,并首次使用了工业设计一词,标志着设计开始成为独立的职业。市场竞争、市场需求最终促成了设计的职业化,并产生了真正意义的工业设计师。 /45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原始于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它是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运用流线型设计,以光滑的、流动的、富于喜剧性的线型变化,被当时称为“流线型风格”,不仅具有美学意义,也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被设计样式广泛运用,称为了纯粹的样式主义,导致商业上的失败。 46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0年,爱歇.舒尔在德国乌尔姆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该学院于1953年开始从事教学活动。是继包豪斯之后德国的又一个重要设计教育、研究机构。乌尔姆设计学院在包豪斯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功能主义美学思想,形成战后德国理性主义技术美学思想,建立了科学的系统设计理论,培养了一大批设计师。其设计思想被布劳恩公司广泛实施,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布劳恩原则。在乌尔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影响下,德国产品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是战后新功能主义的代表。
9
乌尔姆设计学院把培养科学型设计艺术人才作为设计教育的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的核心是把现代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提出了“科学和技术结合”的观念。代表人物:汉斯.古格斯特、迪特.兰姆斯。 47、布劳恩公司 1921年,由马克斯.布劳恩创立。德国大型家电公司,也是德国功能主义理性主义设计观念的积极支持者,该公司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合作使得乌尔姆学院建立的设计理论得到推广并形成了布劳恩设计体系,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与工业生产的结合。布劳恩公司坚持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功能的完美,以产品的优质来赢得市场,反对以商业为目的的样式主义设计。设计的根本是如何使技术转化为产品以及如何使产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迪特兰姆斯。 48、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60年末70年初,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它发端与建筑设计并影响到其他设计领域,在设计宗旨、风格等方面向现代主义设计提出挑战。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而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简单的产品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求和商业竞争,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1、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4、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罗伯特.文杜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母亲住宅 查尔斯.詹克斯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后现代主义》 49极减主义 极简主义风格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是一种美学上追求简约的设计风格,往往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和最简单的表面处理。风格表现为:产品造型粗壮有力,轮廓生硬、直角转角,没有任何装饰,造型减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注意简单几何造型的典雅,以达到简洁而又丰富的效果,从而形成了与有机造型和流畅的曲线截然不同的处理。菲利普.斯塔克 榨汁机 阿玛尼
50、个性化设计 主张个性自由的后现代思潮是影响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的重要因素,人们在摆脱了现代化对于个人意志的压抑后,渴望个性解放,获得最大的个性自由。在经济繁荣的信息时代,人们希望能代表他们品味的物品装饰他们的东西,用最具有的产品表达他们的个性。 51黑陶文化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黑陶文化逐渐衰落,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又兴起了另一种文化,它以出现较多黑色陶器为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因为黑陶最早出现在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又称龙山文化。黑、薄、光、纽四个字概括。黑陶的装饰一般不用彩绘,大都朴实无华。
52、青铜器 我国历史上的商代及西周是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也是青铜工艺最为繁荣的时期,其青铜冶铸业达到很高水平,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
青铜是指在先秦时期一种红铜加锡、铅等冶造的一种合金。天然铜红色,也称红铜,加入锡铅后颜色成灰青,故名青铜,用青铜制造而成的器皿即为青铜器,又成为铜器。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练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青铜工艺呈现出一种神秘、威严、庄重的气氛,是我国古代工艺美中一种卓越的创造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时代的装饰艺术特点:1、装饰与造型有机统一。2、装饰多采用对称的格式。3、装饰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4、装饰富有立体观赏性。/
10
53、商代工艺美术的社会文化特点 1、装饰纹样带有宗教色彩。2、商代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的反映。3、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从实用出发,商代盛行饮酒之风,所以商代酒器发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酒器的组合。4、商代工艺装饰的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周代:青铜器器体较薄,最有特色的是出现长篇铭文。运用窃曲纹,总的艺术风格质朴洗练,疏朗畅达,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 54、金银错 又称错金银,是在铜器表面刻划出线槽,在刻线处用金银线镶饰成各种图案花纹,然后用错石磨错平滑。金银错石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一种创造,金银的光泽对比、图案的虚实交替、曲直对比,机具韵律美。/ 55、鎏金 又称火镀金,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一种创造。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中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融化成金泥。将金泥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在铜器上。其装饰特点装饰精美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伟大的艺术创造力 56长信宫灯 通体鎏金,以安详静穆、形象优美的跪坐的宫女为持灯者,一手托灯一手作提灯状,灯罩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照度和方向,宫女身体中空,可注水,灯与其右臂相连通,可将烟灰导入体内、以免污染环境,宫女的头和胳膊都能拆卸,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烟尘。此灯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光照的方向和亮度可以调整,相当科学,是西汉时期科学与实用相结合的完美杰作。 57汉锦 一种经丝彩花显色的色织品,通称经锦。这种经锦,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多至3色,由经线显丝,织物花纹同一图案同一颜色,形成直行排列。最常用的是云气纹,其次是动物花卉、吉祥文字,以蜀锦最为有名,齐蜀是汉锦的主要产地。 58唐三彩 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和几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色彩艳丽,艺术性强。制作地为长安和洛阳。唐三彩主要作为冥器,所制物品甚为丰富,几乎包括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器皿、人物、动物。唐三彩经过两次烧制而成,用精炼的白黏土制胎,用千度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过900左右焙烧,制作规整、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 59金银平脱 由贴金片演变而来。即用薄金片或者薄银片按装饰花纹的要求,剪成图案粘贴在漆器上,然后加漆两三层。经研磨使显出金银花纹。金银花纹较宽的地方还可以雕刻细纹。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昂贵,使金银宝光与漆色相互辉映,极为华美。 60雕漆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一二百层,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一般以锦文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我国雕漆始于唐代,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最为著名。雕漆大多最为著名。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名剔红 61景泰蓝 学名铜胎掐丝珐琅。起源于景泰年间。蓝为点蓝,发蓝的简称。制作工艺: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形制优美、花纹细腻、色彩华丽、光泽艳亮。
11
62视觉传达设计 是指将造型要素构成的信息,借助视觉的形式,加以传递为目的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括由标志、字体、图形、象征符号等组成的传达内容,以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形式的传达媒体和不同身份构成的特定传达受众三个部分。从造型角度可分为二维空间的平面设计。三维空间的立体设计。四维空间的时间设计。 设计的一般原则
1、 创新原则:创新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
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者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一种产品没有创新就会很快被淘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改进和突破。 2、 实用原则 3、 经济原则 4、 美观原则 5、 道德原则 6、 技术规范原则
7、 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是一项综合活动,设计的各种原则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63设计与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即人活着的方式,包含:一是作为生命体而活着,这一层面上,人从降生就开始了生活。二是所从事的各种生产、工作、生活的内容、过程、方式、和形式,即作为生命体而活着必然从事维持生命的各种活动,从饮食、劳作到休息,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和形式,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核心概念。设计与生活方式为互为关系:1、设计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艺术设计是人自己生活的艺术化而设计出的一种创造性的方法。3、艺术设计对物的设计也是一种对物的使用方式的设计。
简答题
1、简述设计的文化特征。 (1)艺术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
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文化不仅确证人的存在,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培 育和滋养了人。
(2)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涉及造物文化、民族文化 等多个方面。设计融于其中,同时又受到这些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文化中就包括设计文化, 同时设计文化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促进文化的整体发展。设计应充分汲取文化中的 养分,立足于文化,超越文化。
(3)设计文化是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因此造物设计文化成 为人们了解已有社会生活、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面貌的第一手形象资料,成为研究人类文化 的相互影响、交流、传播、整合,研究文化在不同时期继承、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第一手资料。 造物的工艺文化对于确定一个民族的形成和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造物设计文化在整 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他艺术形态和人类活动形式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和质量准确地反映文 化的完整性。
(4)文化传统是现代艺术设计巨大的艺术之源,从设计的形式到精神内核,文化传统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